我最近我發(fā)現(xiàn)我做事老是不在狀態(tài),很難長時間
專注的去做一件事。對此,我做了下反思,同時也溫故了一下之前看過的《注意力》、《贏回專注力》、《心流》、《精力管理》等幾本關于專注力的相關書籍。并從中挑選整理了幾條我個人覺得比較實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與大家共勉!
通過對自我的觀察,以及和一些學員的溝通,我發(fā)現(xiàn)讓我們專注力變差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當下發(fā)達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而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們很多人不懂得進行自我管理。
網(wǎng)絡在給我們帶來各種方便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容易喪失專注力。每個人的手機上都裝了各式各樣的APP,它們無時無刻不再給我們推送消息,看完這個又吸引我們去點擊那個,我們的注意力無形中就這樣被他們操控著,久而久之大腦就養(yǎng)成了分心的習慣,無法長時間保持專注。
我們自以為了解了很多信息、學到了很多知識,事實上,我們在網(wǎng)絡上瀏覽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毫無營養(yǎng)可言的,大致符合一個7:2:1的比例,也就是我們所收到的信息70%左右都是垃圾信息,而20%是有點價值的快餐品,最后10%左右才是有營養(yǎng)的一些內容。一旦讓我們的大腦沉浸在那些沒有營養(yǎng),且基本不需要我們動腦思考的東西上,浪費時間不說,我們的精力、意志力、專注力,甚至是智力,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下面我就從5個方面來和大家講講,要如何訓練提高,或者說找回自己的專注力。
1、建立一套做事的準則和規(guī)劃。
有了準則、有了規(guī)劃,我們做事會更有方向性和掌控力,避免被瑣事或雜事牽著鼻子走。例如我自己,最近總是習慣性的在吃完晚飯之后刷一會手機、睡前刷一會兒手機,結果經(jīng)常是一發(fā)不可收拾。所以,給自己定一些準則或規(guī)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規(guī)定自己每天幾點到幾點不能上網(wǎng)、不能玩手機;再比如列一個無聊的時候可以做什么的清單,一旦出現(xiàn)無聊的情況就去做清單上的事情,而不是掏出手機來玩。
對于當下的我們來說,只有先做到放下手機,解放雙手,才能開始變得專注,才能長時間專注的去做好一件事。
2、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精力是保持專注的一個基礎,如果我們經(jīng)常處于精力不足的情況,自然很難做到專注。
平時要保證好適當?shù)乃吆托菹ⅲ砩纤?-8小時(具體因人而異),疲勞的時候及時休息;合理進食、均衡營養(yǎng),食物的選擇上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和蔬菜,因為它們的升糖指數(shù)低,能提供較為長時間的一個穩(wěn)定能量;每周至少進行1-2次運動和鍛煉,保證一個健康、有活力的身體。
3、發(fā)現(xiàn)并進入工作“甜蜜區(qū)”。
當一件事同時滿足了“你喜歡做,不排斥;你擅長,有能力做;做了有回報”這三種情況,我們通常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做到長時間的專注,繼而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華,取得進步和成長。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甜蜜區(qū)。
那現(xiàn)實中有沒有這種同時滿足了這三種情況的工作呢?答案當然是有,但沒那么容易就找到。首先你得通過嘗試和實踐,明確自己喜歡做什么,挖掘出自己的興趣點;然后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擅長,任何事情一開始你都不會有多擅長,所謂擅長只是因為你做的多了,積累了足夠多的經(jīng)驗,掌握了一些方法技巧;最后是回報,當你有了興趣、有了能力之后,你就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如此,獲得更大的回報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除了尋找,在平時的工作或學習中,又該如何讓自己進入甜蜜區(qū)呢?答案是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tài)。具體的方法我之前也專門講過,主要包含5個方面:
①首先是要根據(jù)自身當下的能力,選擇或設置略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任務、目標。比如看書的時候,如果書籍太難或太簡單,我們都很難進入狀態(tài),專注的看,只有難度適中,符合自己當下的水平,我們才更容易看進去。
②其次是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繼續(xù)拿讀書來說,如果你閱讀速度慢、讀不懂、記不住、不會用,那連讀書的興趣可能都不會有,更別說集中注意力去讀了。所以要不斷地磨練技能,提升能力,比如學習“精英特快速閱讀”提升閱讀效率和能力。
③其三是把目標拆解成階段性的任務。拆解目標或任務的好處有很多,比如減少目標任務帶來的壓力和阻力;增強做事的掌控感,讓自己更有信心和意愿去行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即使被打擾而中斷,也能重新快速進入狀態(tài)等。
④其四是排除一些內在或外在的干擾。
⑤其五是找到或創(chuàng)造意義。
4、進行認知刺激,讓大腦更習慣保持專注。
如果我們每天都只是讓大腦做一些簡單且一成不變的事情,時間長了,大腦的
工作效率就會降低。遇到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需要投入專注力的事情時,大腦就會卡住,接著就會煩躁,就會逃避和拖延。因為你的大腦已經(jīng)習慣了處理簡單的事情。
所以要讓大腦經(jīng)常面對一些新的挑戰(zhàn)和刺激,讓大腦動起來,不畏困難,讓大腦習慣性的保持專注。
比較常見的方法是學習新事物,或者自己有興趣但還沒嘗試過的東西。比如學一下自己感興趣但不會的樂器,學一門外語;再比如讀書,了解新知識;或者學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中的一些記憶技巧,用編碼的方法記憶任意一串數(shù)字、一份購物清單、一副撲克牌,用思維導圖的方法記憶一篇文章、一本書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認知刺激方法。
5、進行冥想練習。
冥想本身就是在訓練專注力,比如呼吸冥想,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通過堅持練習冥想、關注呼吸,大腦就會漸漸習慣保持專注,培養(yǎng)出一種平靜、從容的心態(tài),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會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冥想其實也很簡單,找一個相對安靜、不被打擾的處所,坐在椅子或墊子上面,雙手自然的放在大腿或椅子扶手上,然后閉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呼吸上。比如數(shù)一下呼吸、感受腹部隨著呼吸的一起一伏、關注鼻孔處呼吸流動的感覺等等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分心是正常的,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分心了,就再次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即可。
至于冥想的時間沒有嚴格的要求,可以是五分鐘、十分鐘,也可以是半小時、一小時,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定就好了。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