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作為一門技巧,被許多人追捧封為常用常新的學習工具,他們于潛移默化中享受著速讀能力帶來的學習便利。而同時,也有許多人刻意把速讀阻擋門外,一副“速讀無用我不接受”的高端姿態。
細細觀察會發現,速讀無用論者與讀書無用論者極為相似。這一類人,大多是自己無法下定決心通過努力享受到讀書和速讀帶來的成就,于是便得出其無用并篤信為真的結論。其中,難免不讓人嗅到一股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味。
無疑,速讀和讀書一樣,都是有用的。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它沒用,只是因為我們掌握的技巧或者知識儲備,還不足以達到能引起質變的量。
從另一方面來說,速讀和讀書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讀書幾乎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領和既定路線,從牙牙學語到九年義務教育,我們就在一路踐行著這兩個字,這其中,我們很難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相較來說,速讀則是我們可以自主的選擇,因為它只是一種工具,掌握的好可能會讓我們的讀書變得簡單。所以即使我選擇了學習速讀,在為什么要學習它這個問題上,也并未去深究過答案。
直到遇到下面這位朋友的回答,如提綱挈領般把我堅持多年的速讀之因說的明明白白。
首先,速讀能力只能通過針對性地學習獲得。
速讀并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如嬰兒出生會吸奶或者孩童近一歲便會叫爸媽。而后天接受教育時,大聲朗讀和默讀的習慣又會成為速讀能力發展的阻礙,我們想要獲得速讀的能力,則必須依靠長期
刻意堅持的訓練習得。
其次,速讀能力能成為我們學習任何事物的高效率工具。
人類的學習總是基于閱讀和理解之上,小時候我們不會自己閱讀,便是靠著耳朵聽,并且隨著年齡長大慢慢理解、察言觀色。等我們會認字,我們對歷史的回顧,世界的認知以及生活中的常識,則大部分來自于對書本的閱讀理解,和對老師口耳相傳的理解。
而速讀,顧名思義能夠讓我們閱讀的速度變快,顯而易見地提升學習速度。而同時,速讀訓練中還有一樣很重要的能力培養,便是理解。真正的速讀訓練并不以快速的眼球轉動功夫為重,而是以快速的
理解記憶為目的,而理解恰恰能提升我們學習的效果。速讀正是通過這種雙管齊下的方式,提升我們學習的效率,不管是學生時代的課本書,還是參加工作后的專業知識。
再者,現在的時代競爭強烈,任何人想要自在的生活工作,總要懂得些居安思危的道理。
當我們身邊10個人中有8個人都在練習速讀,可以一目十行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學習,即便同樣堅持著閱讀,也免不了陷入不進則退的泥淖中。科技化的時代,需要提速的不只是生活中的各種智能家居,還有我們的大腦,而速讀正是我們邁出的加速大腦運轉速度的第一步。
學習速讀,不只是為了讀更多書,更是為了更快地適應新事物,擁抱新變化。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鄭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