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力區別于漫無目的地隨意瀏覽,是有目的有條理性地對事物進行分析,捋清其根基脈絡而咀嚼出正確的認知。看過《福爾摩斯全集》的人應該都知道,書里那個男主角能觀察到各種細節,很多被常人忽略掉的作案痕跡,在他這里通過觀察分析輕易就能得出推論,往往還都是最后被證明是正確的推論。
觀察力除了作用于這種特殊行業人群的工作,對我們常人的閱讀和記憶也很有幫助。然而未經觀察訓練的常人又很難在這方面有突出表現。那我們作為常人,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呢?
培養觀察力,首先要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我們發現一切新事物的源泉。
如果牛頓沒有好奇心,也許他只是被蘋果砸了一下;愛迪生也不會發明電燈,我們便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有什么晚上十點還燈火通明;卡爾•本茨也無法發明汽車,我們相聚的方式更多的還是依賴書信或馬匹…
至于怎樣激發好奇心,我們可以嘗試下跟小朋友學習“十萬個為什么”。小朋友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所以經常會聽到他們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而我們在培養好奇心時,需要把各種為什么進行篩選,提出有助于尋根溯源的為什么來,并嘗試解決答案。這樣的提問與解答過程想要達到信手拈來的地步,就與我們觀察力培養的下一個要點有關。
所知決定所看,一個人的觀察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知識面。
沒有廣闊的知識面也就很難觀察到細枝末節,因為即使我們眼睛看到了,也沒有知識支撐我們去懷疑、聯想與思考,遑論進行“為什么”篩選和自我思辨的驗證了。所以隨時
豐富知識庫對我們觀察力提升很有必要,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實地行走、與人交談等方式,本著虛心受教的姿態來充盈知識儲備。只有當我們的知識足夠豐富,才會在觀察事物時體現出強大的敏銳性,抓住其關鍵,也就不會因狹窄的知識面使自己囿于細節泥潭,只能沉于事物表面,無法深入思索。
另外,正如開篇提及的,觀察力的培養結果是我們會有目的性有條理性地看待事物,從而得出正確的理論觀點。所以有了好奇心的驅動,寬廣知識面的加持,培養觀察力還需要培養我們思考的條理性。
具體地可以從培養多角度看待事物,保持良好的情緒心態以及開拓自我想象力出發。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是個銷售,在看到一個桃子時,我們可能首先觀察其長相,然后聞其味道,聯系它的產地優勢與市場上桃子從汁水到價格做出對比,從色澤、個頭、汁水充滿度、價格多方面思考。我們的目的是把桃子賣出去,所以進行了一番以賣為主的思考。如果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吃桃人,一眼看去桃子長的挺好,一口下去味道不錯就結束。
有隨時保持求知的好奇心,有通過閱讀獲取的寬闊知識面,有目的性與條理性分析得出正確推論的能力,是我們觀察力培養的目標。當然,在觀察力培養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實時運用我們的觀察力,以激活腦袋里儲存的知識,和靈活我們思考的條理性。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