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荀子的《勸學》,我們應該不會陌生,整篇文章荀子較系統地論述了
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理論和方法等有關問題。結合這些年的經歷,我深有感觸。
1、用心專一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這就像我們鍛煉記憶,如果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的訓練而使得我們的思維模式跟大腦反應固定化,則當碰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反彈,當我們能夠磨練到一定程度,使得大腦適應了這種方式,即便沒有特別保持訓練,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原來訓練的結果。
3、要積累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一定要有好的方法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好的方法能給行為一個好的準則,好的教練能把你打磨成好的利器,同時我們自己也要多學,多反省總結。很多人問我怎么自己也是在訓練記憶,可是卻沒有什么成長呢,原因就是沒有好的指導教練和好的總結提升的做法。
5、借力借勢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6、學習一定要上高度、有深度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很多人會在學習與訓練的時候淺嘗輒止,這樣就失去了很多本來可以享受的過程。就拿記憶訓練來說,如果沒有達到過大師的標準,則不會有記憶潛能被激發的感覺,就不知道前面可以提升的高度還有多高。就像我們的人生,如果沒有經歷過高層,沒有經歷過大富大貴,也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未來原來還可以那么的富有。
7、自身的修為就為自己帶來相應的境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8、終身學習的理念。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每當我們放棄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想想古代先哲寫出了這樣的話,在那么一個資訊不發達,信息沒有爆炸的年代,荀子就提出了這樣先進的理念,今天我們的教育提倡的終身學習的理念,其實早就被提出來了。
9、鍥而不舍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0、超越的理念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這也是實例,記憶魔法師
袁文魁培養的弟子青出于藍,成為世界記憶冠軍,我培養的弟子也遠遠超過了我,牛頓都能說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前人的經驗避免很多的彎路,從而學的更加好。
(文/ 梁宇明 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