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抽象思維能力是一種高級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發展的方向和上升的高度。為了做好初中學生由形象思維能力向抽象思維能力的順利過渡和融洽街接,本文提出了培養抽象思維能力的三種有效途徑和六種實用方法,旨在給學生的學習指點迷津,迅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培養能力、
開發智力、特別是發展抽象思維能力是目前課程改革的潮流,是培養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關鍵,是促進發展、深化改革、實現科教興國戰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效措施。
語文作為三大學科(語文、數學英語)之一,既是一門語言基礎學科,又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由于語文具有工具性與基礎性的統一、知識性與創造性的統-、人文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傳統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等顯著特征,所以培養學生語文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在建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正能量。
什么是抽象思維能力?根據思維的抽象程度不同,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進行的思維,就是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能力是思維能力的一種(還有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具體來說,抽象思維能力包括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況,具體化與系統化等能力要求。
明確了抽象思維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再來研究探討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
(1)根據知識和能力的辯證關系,在教學時教師一定要交代清楚,學生一定要學懂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
事實證明,只有掌握了語文學科最基本、最基礎的知識,再加上老師具有指導意義的精講和同學們舉一反三的精練,才能快速培養學生語文發展的自覺性和習慣性,最終達到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2)根據能力和實踐的辯證關系,我們一定要加強思維實踐的訓練。
作為新課改環境下的語文老師,切記在教學中填壓式的滿堂灌,不給學生思考的問題和思考問題的余地。而要順應時代發展堅持課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設疑置難、拓展延伸,更要加強小組合作,交流探討。
(3)根據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的辯證關系,我們一定要重視語文專業能力的培養,要在不斷發展專業能力的同時發展一般能力,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而不能離開專業能力去迫求那個高度概括的抽象思維能力。這是因為各個具體學科既有自身的特點也存在著區別差異,不能以點帶面,以偏概全。
為了使初中學生做好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過渡與銜接,培養初中學生勤于善于思考問題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挖掘學生學習和思維的潛能,最終能夠及早適應高中時代的選拔性考試。根據我多年的具體教學操作和借鑒其他同仁的成功經驗,語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第一、聽而有思。學生聽老師的一節課或者專家的報告,千萬不能秋風過耳,無動于衷,也不能無批判的隨聲附和甚至囫圇吞棗。我在作文評講課上這樣要求:挑選幾名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同時給其他同學提出幾個問題并且要展開討論發言,諸如你覺得他把這作文讀得怎么樣?你覺得他這篇作文好在哪里?你覺得他這篇作文有哪些不足之處?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全體同學包括作文作者都要有所思,都要有所提高。
第二、說而有思。學好語文說的能力不容忽視,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學生更要訓練說的能力。由于這些學生平時不愛和同學交流,也不愿意在課堂上舉于發言,所以首先要鼓勵他們大膽勇敢的說,不怕說錯不怕嘲笑。這此學生可能起初的表達會漏洞百出,所以就要求他們通過思考,把要說的內容寫在紙上,組織通順,然后形成腹稿表達出來。這種做法雖然又緩慢,但是通過訓練學生容易掌握,最終形成一種能力。
第三、讀而有思。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古人讀書,常常“俯而讀,仰而思”,或“掩卷深思”。南宋學者呂祖謙“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時至今日,知識爆炸,時代科學更新換代非常迅速,學生讀書要有選擇性的去讀,更應該深人精讀思考,而不能讀而不思,否則必然變成“書櫥"。
第四,寫而有思。不管是平時的作業日記,還是常規的一些小考大考,表達出來寫上去至關重要,因為學習成績主要通過卷面分數來展示的。在語文試卷中,哪怕就是客觀性的選擇題都是有一定的難度系數的,正確答案的選項必須經過認真的思索和深刻的辯析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此外,綜合性學習,閱讀理解,作文寫作等,其實都可以歸結到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上。所以平時的寫作訓練一方而要強調書寫的規范性、整潔性、美觀性,另-一方面則要求表達的準確性嚴密性、生動性。
第五、因物而思。任何客觀事物之間都具有一定的聯系,所以人們也就自然而然的由此物想到彼物,由此物具有某種屬性想到彼物也可能具有某種屬性。正因為這樣,魯班才由野草割手想到發明鋸齒;牛頓才由蘋果落地想到萬有引力。比如學習七年級課本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作者由生長茂盛的紫滕蘿想到了流動的瀑布,構成了這一具有修辭美和動態美的題目。經常進行這種思維訓練,就能使學生舉反三,觸類旁通。
第六,觸景而思。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和一定的自然環境之中,總會因景生情,寄情于景的。無論是因景生情,還是寄情于景,總是要經過一番思考的過程,才能夠內化成有情感的東西。杜甫長期漂泊在西南,有家難歸之時,聞黃鸝鳴叫而緬懷親友,見白鷺群飛而深感孤單。正因為有這樣的景,才產生了這樣的情,繼而創作了著名的七言《絕句》:“兩個黃鸝鳴舉柳,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抽象思維能力實在是一種高級的智力因素。只要我們依照科學的教學原則經常地、反復的進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就一定能夠迅速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總之,掌握了抽象思維能力,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高效性,也提升了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科學性。科教興國,教育為本,就能夠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出好人才、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大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實現。
作者:張偉江,甘肅省涇川縣飛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