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思而后行?!碧幚韱栴}時,適度的思量和計劃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花太多時間去想,很可能造成更多痛苦。出現問題時,心情本來就受到影響,再長久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令人不快的事情上,只會令心情更糟、更焦慮。
那么如何區分自己是想太多還是分析問題呢?問問自己下面3個問題:
1.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嗎?生活中,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辦法解決的,如親人的絕癥無法治愈,受過的傷害無法彌補。徒勞地去想無法解決的事情百害而無一利。
2.我是糾結于問題本身,還是尋找解決方案?如果你面臨財務困境,那么努力
學習新技能、想方設法多賺錢,對緩解困境是有用的。而如果總是耿耿于懷自己為何不是富二代,或沉浸于高考失利的挫折中無法自拔,只會徒增煩惱。就像在快速閱讀學習中一樣,如果感到自己進步很小,最好不要糾結速讀真的可以練成嗎?這是不是騙人的?我怎么就比別人笨吶!等等一系列問題,而是要盡快靜下來,分析自己的問題可能出在哪里,才是當務之急。
3.想這些有用嗎?如果能像閱讀名著一樣,每次都能得到新的感悟,那么反復思考同一個問題也無妨。但如果你只是反復地想如果當初如何如何,而不從中汲取教訓,那就是想太多。
如果發現自己是過度思慮,及時告訴自己:停下來。還要意識到,這么想下去根本沒用,一定要跳脫出來。
可以采取下列幾種方法來幫助自己:
1.用積極想法代替負面想法,在腦海中描繪、幻想事情往好的(但要合理)方面發展的樣子,努力讓積極的畫面占據頭腦;
2.擴大思維的內容,去
冥想、跳舞、運動、學樂器、織毛衣、畫畫等,不要“死守”一個無解的觀念;
3.以長遠的角度來看當下的問題,不要把“小事變大”,否則越想越絕望,想想把這件事放到3年、5年后來看,還重要嗎?碰到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時候,改變時間的尺度,就能更好把握人生和事件發展的方向。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