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但這些思考一般都是淺層思考。淺層思考通常只會讓我們對人、事、物的認識停留在表面,難以做到真正的洞見。如果想要讓自己更善于思考,則需要進行一些刻意練習。其中,寫作就是一個好方法。
寫作是一個對知識進行加工和內化的過程,可以讓我們對知識做到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寫作更是一種促進我們思考的有效方式,可以起到活躍思維、激發靈感、提升創造力的作用。
現實中,多數人并沒有寫作的興趣和習慣,一來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二來覺得沒必要。其實不然,如果你覺得沒有必要寫作,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認識一下寫作的重要性:
為什么要寫作?如何提高寫作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你覺得沒什么可寫或者不知道怎么寫,那你可以試試“自由書寫”。

所謂自由書寫,就是輕松寫,想到什么寫什么。寫的時候,不要考慮寫的好不好、有沒有邏輯,也不用考慮非要寫多少字,可以幾百字,也可以是一兩句話。用電腦寫或者用筆寫都可以,用最快的寫作速度把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東西寫出來即可。
據說人腦每天會冒出六萬個念頭,即便沒有這么多,幾百上千個還是有的。比如看書籍、看文章、看視頻或者聽別人講話的時候,我們腦海里都會冒出各式各樣的想法、念頭,這些都可以是你自由書寫的內容。所以不用擔心沒東西可寫,哪怕你覺得是一些垃圾的想法,也可以把它寫出來。因為只有先寫下來,才能觸發更進一步的思考。
除了記錄腦海里冒出來的想法,也可以通過刻意練習進行自由書寫,比如運用發散思維進行自由書寫。所謂發散性思維,就是根據一個中心點而展開聯想的過程。比如根據詞匯進行思維發散,先在紙上寫下一個主題詞,例如“幸福”,然后以它為中心,畫10個分支。在每個分支上寫下你一想到幸福這個概念就會聯想到的詞句或情景,接著還可以再以分支上的詞語進行擴散聯想。
另外,“假想”也是一個練習自由書寫的好方法。因為假想可以把我們帶入不同的情境中去思考,從而激發出更多的靈感、或者思想火花。
比如假想自己擁有某種能力:假如我學習“精英特速讀記憶”,掌握了快速閱讀的能力,我會......
假想自己做了某件事:假如我落實了三年前創業的想法,我現在會是......
再比如假想某種結果:如果我要取得成功,我要做好哪些事情,我的計劃是......
或者假想某種身份:如果我現在是一個學生、一個父親、一個產品經理,我會......
假想除了可以激蕩我們的思維,提升創造力,同時也會讓我們得到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技巧。比如假想你是你的客戶,你最在意什么,把你想到的都寫出來,通過假想、通過換位思考,你會搞懂客戶的一個個需求,解決一個個痛點。再比如教育孩子的時候,通過把自己假想成孩子,從孩子的視角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如此你會更懂孩子,更好的教育孩子。
自由書寫不是寫文章,在自由書寫的時候,不要想著要怎樣開頭、用怎樣的邏輯、用什么樣的辭藻等這些事情。當然,如果你覺得某個想法很棒,想把自由書寫的內容整合、編寫成一篇文章也是完全可以且有必要的。因為自由書寫更類似于記錄思緒和靈感,它可以為真正的思考和寫作提供思路。
建議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選擇一個大塊的時間(比如上期內容講到的起床后的黃金一小時,或者晚上睡前的一兩個小時),翻看你自由書寫的內容,然后選擇一個主題,接著去檢視哪些內容可以用、哪些需要擴寫、哪些需要刪除等等。換個角度來說,我們在構思寫一篇文章的時候,也可以先進行“自由書寫”,然后再通過整合修改把自由書寫的內容“編輯成文”。
寫作相對來說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如果你愿意公開發表也是很好的。因為你的內容被更多的人看到之后,多多少少會獲得一些反饋,這有助于提高你的寫作水平。等慢慢寫的比較好之后,它也能成為你的副業,獲得一些報酬。當然,一開始寫的時候不要抱著賺錢的心態去寫,因為想通過寫作獲得報酬,一開始并沒有那么容易,會打擊你的自信心。相比獲得報酬,更建議把寫作當成一種整理思緒、激發創意,幫助自己思考的工具。
補充閱讀:學會結構化思維,邏輯清晰的思考、寫作和表達!
文/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