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中小學生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復習效率?本文將從孩子復習的誤區、家長陪伴中要避免的錯誤、老師給家長的建議等幾個方面來幫助家長緩解焦慮、助力孩子考試順利。
學生在復習中的5個誤區
第一、忽視基礎
在復習中大量地做難題是不可取的。因為科學擬定的試卷都是難易結合的,卷面上并沒有那么多難題,而是以基礎知識為主,即使是有難度的問題,分值也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所以千萬別只做難題、忽視基礎。
第二、挑燈夜戰
在孩子復習時,家長要注意引導
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合理安排復習科目和時間,讓大腦得到適當休息,使其保持思維活躍,這樣才有助于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
第三、臨陣慌
臨近考試,才發現還有一些問題理解得不透徹、掌握得不牢固,很多題目都不會做等等。開始慌作一團,連忙給自己布置一大堆新任務,重新學習一大堆知識。這種反應不僅會影響到已有知識的鞏固和復習,還可能會影響到對自己的信心。
其實期末考試只是一個階段性考試,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存在這樣的現象,不妨告訴孩子,與其慌亂備考,不如記住這種平時得過且過的態度,下學期立即改正。
第四、不重視過往錯題
有些學生在復習中,喜歡做模擬卷,然后把平時辛辛苦苦總結的錯題放在一旁,認為都是平時考過學過的,不可能再考,所以沒有價值。其實,錯題本此時不用更待何時?注意查缺補漏,將以前考試試卷中出現的錯題進行訂正、分類并及時改正,做到“題不二錯”,也能在考試中出奇制勝。
第五、面面俱到
要明白在復習中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于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所以要留意老師強調的重點內容,主次分清,復習效果才會好。
家長陪伴中要避免的錯誤
第一、過度關注
有的家長在孩子復習時,一改以往態度,讓孩子只管學習,什么家務勞動都不要干;而且還會想盡一切辦法做很多好吃的讓孩子吃,邊吃邊勸:“吃多了身體好,考得才會好”等等。這就會使孩子感到壓力:如果考不好,對不起家長。
第二、強行擬定目標
不少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愛把“至少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多少名”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孩子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不妨告訴孩子:“只要盡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第三、開導為名,火上澆油
家長要注意采取開放式的交談方式,如當孩子說心煩時,不要說:“煩也解決不了問題”,試著說一句“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煩,你感到最擔憂的是什么?”這時孩子十有八九會進一步講到某些具體的科目或具體的問題。
第四、焦躁轉嫁
家長不要反復提醒孩子快要考試了,或者說“你要努力,就這么幾天了”“你有沒有把握啊?”等話語,其實,家長這種心理焦躁的表現,會通過督促、警告等語言,把這種情緒宣泄出去,轉嫁給孩子。不妨別再籠統地問孩子復習得如何,能得多少分,而是要問孩子需要什么具體幫助,有什么困難,你可以為他做什么等。
第五、飲食上下“猛料”
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腹瀉、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現象。吃得過飽,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氧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
思維不敏捷,所以日常的生活規律最好不要改變。
特級教師支招:高效復習可分三步走
特級教師魏書生為學生和老師們推薦了三段分步的高效復習法,來看看,現在的你進行到哪一段了?
第一段,全部學科的總復習
1、列出重要內容一覽表
為了便于記憶和應用,要把重要內容列成一覽表,將其縱橫關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
一覽表可以一張張分別做,也可以綜合在一張大紙上。對于那些需要背誦的、互不連貫的內容,則可以使用卡片來記憶。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覽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階段復習中,只要不時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點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應開始實質性的復習了。這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一般來說,這類問題大多是有關考試的“關鍵性問題”。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這類問題為中心開展相互討論,必然大有好處。比如討論中,你無法扼要說明問題,這就表明你對那個問題仍未徹底掌握。
第二段,全力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
這一階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但這并不是說其他科目可以丟開不管。
1、重點在于做練習
這個階段的復習重點在做練習,以訓練應用能力。像數學、物理等學科,可以使用習題集之類的書。所做的練習,要和教材的基本內容有關,并參照有關的一覽表。
語文、英語等學科,要以教科書為中心,反復練習讀法、譯法、語法等。這些學科的知識范圍較寬,復習時應把思路放開些,把有關的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練習。
2、征服較差學科的方法
基礎不扎實,卻猛看各類參考書,或是做各種很難的練習題,不但浪費了時間,效果還不會好。關鍵是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復習這類學科,最好是與一位擅長這些學科的同學一起進行,這有利于你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
面對一門學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做一般的復習,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強薄弱環節上。
第三段,各科重點復習
1、把教科書的整個體系印在頭腦中
在復習的第三階段,你可能已經將教科書的內容復習多次。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時間重點復習過的,有些地方是輕描淡寫一掃而過的,對全部教科書之間的聯系,還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如果不把這些零散的知識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成一體,臨到考試,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關系不盡明白,就難以運用自如。
怎樣才能將每門課的體系印在腦中?
你要把第一階段整理的知識系統一覽表拿出來,再專心地看一看,將內容按順序和它們之間的關系記在腦子里。記憶的時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項目背出來,寫在紙上。對總的線索有所了解后,其他內容順藤摸瓜,按邏輯順序充實,不必那么費勁就記牢了。
2、由近而遠的復習策略
考試的最后沖刺階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試范圍的順序,“由遠而近”地復習,即先復習某一學科的第一冊,從1、2、3、4頁開始,再復習第五冊、第六冊。這樣復習有好處,開始很用功、很周密。但也有的同學隨著時間越來越緊,越往后,越松垮,最后匆匆結束。還有的一看時間不夠用,便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運氣”的僥幸心理來對待考試。
其實,后面部分的內容和前面相比,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難度也高,出題的可能性當然也大。既然如此,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前面的內容上,便有些得不償失。
另外,后學過的知識復習起來印象還比較深,回憶起來,比較省時間。
后學的知識,一般綜合性比較強,常常牽涉到前面的知識,這樣在復習后學的知識時,遇到以前學過的較模糊、拿不準的知識,再隨時往前復習,容易使前后知識聯系起來,兩者都加深了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