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學那會兒,老師總愛在我們閱讀的時候把“專心一點”這句話掛在嘴邊,現在回想起來,那都是美好的學生時代,時間是回不去了,但老師的話卻一直尤在耳邊。如何在閱讀時做到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快速閱讀的時候,真的是很有挑戰性!
這讓我想到精英特速讀練習中的
舒爾特表訓練,它是一項很訓練注意力的項目。訓練是通過對數字、文字、句子在限定的時間里,按正確順序查找的方法,從而讓人的精神達到高度集中狀態。
可以說堅持練習舒爾特表效果是很明顯的,我在練習中明顯感受到大腦的高度緊張,內心有一種因計時而產生的壓迫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點擊舒爾特表的時候,我的大腦真的并沒有其它的思想雜念,一心只是想著下一個字,下一個詞組是什么,全心就只有這一件事而已。
我為什么要說這段在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里專注的感覺呢?因為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只知道在練舒爾特表時如何專注,但當脫離了這個練習后,進行實際的快速閱讀時就無法變得專注了。
練習的效果與實際快速閱讀時所產生的效果所產生的差距,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包括我。我當時雖然明白這是“學”與“運用”之間的不同所產生的,但事實上,要怎樣才可以轉化成實用,我一直都沒有找到答案。
直到我快速閱讀了《刻意練習》這一本書,書中有一個片斷是描述關于專注與投入的。書中大意是這樣寫的:“想象‘投入’的心理表征是怎樣的,然后利用心理表征去驅使自己去進入專注的狀態。”這話解讀的意思是:我們想在某件事情中專注,就要想象過去專注的感覺,把自己營造成那個感覺,就能比較快地進入專注的狀態。
如果這段文字是在我從沒有練習過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舒爾特表的前提下快速閱讀的,我想我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它。但經過了舒爾特表的練習,我已經很熟悉地知道“專注”是什么樣的感覺了,所以當我在快速閱讀的時候,我就先想象自己在點擊會舒爾特表,把那種專注的感覺回憶起來,然后讓這種感覺一直保持下去,從而讓自己得到投入。
除了這點專注的感覺延續外,此本書里還提到了兩點比較有建設性的提議。
首先是對于專注效果而言,短時間的100%投大于長時間的70%的投入。我覺得這是取舍的智慧,也涉及到
時間效率的問題。我體驗過當中的感覺后,簡直覺得很驚喜。簡單點舉一個我寫作的例子吧,如果進入書房碼字,大腦清空模式,不上網查資料,不翻微博,不聊天,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僅僅的半個小時,我可以寫出上千字。但倘若我一邊寫一邊查資料的模式進行的,那一個下午其實我大部分的時候都被網絡的內容所分散了,最后有可能300字都寫不出。看上去,我是一整個下午都在寫作,但其實產出量超低,也就是我所說的時間效率太低。所以能專注的時候,不要在乎時間的長短,要更在乎時間的質量。
其次,書中還特別提到要注意睡眠,當自己總是無法專注起來的時候,不妨先小睡一會,然后再閱讀。通過快速閱讀書籍,又參加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的練習,我更加明白知識與實踐是相互結合的。
當一個人閱讀的書籍越多,他才會知道這個世界其實很大,不同的事物之前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只是我們能不能發現它而已,就如我剛所說的,在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中的練習與快速閱讀書籍中所學習的專注方法的運用,就是最好的例子。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