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通過反復練習,小女子終于在“整體感知”中找到自己的感覺,并把它們整理成文,希望可以讓同樣被困在這環節學習的小伙伴們有所參考,有興趣的學友可以參讀我的整體感知文章上下篇。相關文章:整體感知(上):單一圖形與多圖形的感知經驗分享 整體感知(下):數字與文字的感知方法及經驗
今天我特意在閱讀時記錄了自己閱讀時間與閱讀頁數,不測試不知道,原來我現在已經到達1000字/分鐘的速度了,內心不禁喜悅與驚訝。后來想想,其實我們應該每隔一個周期就對自己的閱讀速度進行測試與記錄,這樣才能通過比較知道自己的
學習進度與學習方法是否適用。
當然,精英特軟件中也有訓練到的速讀級數記錄,但畢竟練習與實踐畢竟會有一定的差距,學以致用,我們的速讀技能掌握的怎么樣了,還應當以實際看書的閱讀速度為準;其次,在練習完整體感知后,我在閱讀中特別注意把此感覺用在看書上,發現其實整體感知真正用于閱讀時,也有它獨立存在的方法。
整體感知并不陌生 我們從小就有接觸
到底什么是整體感知呢?通過查閱資料,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最初接觸整體感知的時候是小學生時代,只是那時我們并不叫整體感知,而是叫“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的中心思想”。但實際上它們是相通的,都是指通過閱讀去理解整體,感知當中的全部。只不過當時的我們并不要求“快”,而現在則還講求“快”而已。
正因為如此,我才對“整體感知”有了實質上的理解——也就通過對文章的快速閱讀,領會感知文章的整體。
兼顧閱讀速度和整體感知的小方法
那么,要怎樣才能做到既感知文章整體,又可以加快閱讀速度呢?經過親自嘗試,我發現可以從下面幾種方法入手:
1、從題目看精華
這種方法適用于看工具書。因為題目本身就是一本書的濃縮總結,我們從題目中就能快速感悟到書籍/文章的內容所在。如《如何閱讀一本書》,從題目上我們就知道它的主旨是在教授我們讀書的方法。
但這點并不能用于一些題目較為含蓄的書籍上,如《留出你過冬的糧食》,單從題目上感知,你很可能誤以為它是講述有關儲蓄糧食的書籍,但實際上它講的是理財之首,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就可下面這種方法入手了。
2、從“頭”開始
這里的“頭”,是指從“首要總合”。若針對一本書而言,它便是每章的開篇;對于一篇文章來說,它是指文章的首段;而針對一段話的時候,它便是該段話的首句了。因為我們都有先入為主的習慣,因此把重點概括在前面,是廣大作者的習慣。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讀書時,老師讓我們找“中心句子”的原因了。
通常我們只要從“頭”感知了文章的主旨,后面的“補充說明”則會很容易被領會。而且當我們閱讀想提速時,即使我們忽略了后面的內容,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對書籍與文章內容的領悟。
而這一種方法一般比較適合用于雞湯類與成功學類的書籍,如《卡耐基寫給女人》和《管理團隊這么做團隊更高效》。
當然,針對其它不同的書籍還有各種不同的
感知方法,例如針對言情類的小說,我們就可以通過主人公的感情線入手,整體感知劇情發展。這也是為什么許多時候我們看連續劇看到一半就已經能預知結局的原因了,因為我們已經感知到主人公的感情,從而直接“劇透”了。
以上幾點就是我所能想到在實際閱讀中運用整體感知,讓我們快速閱讀起來的方法了,當然,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請你還是要以你自己的見解為先,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穎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