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個不斷輸入和輸出的過程,看書、聽課是輸入,思考、整合、運用知識是輸出。只有通過循環往復的輸入和輸出,我們才能不斷增長知識和能力。
但現實中,我們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只有輸入沒有輸出,或者輸入遠大于輸出。比如讀書,很多人經常是看完一遍就把書扔在一邊,覺得自己已經學完了。這樣的學習,只是讓知識在我們大腦里溜達一圈,不會留下太多印象。經常這樣干,你就會發現自己明明讀了很多書,可依然沒什么收獲和長進,從而覺得讀書沒用。
所以,想要學習更有成效,一定要處理好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亞瑟‧蓋茲的一項實驗表明:用30-40%的時間學習輸入,用60-70%的時間思考輸出,學習效果最佳。比如你讀一本書要花費一個小時,那看完之后還要花費兩個多小時來進行消化:回憶一下主要內容,寫一寫讀書感悟,思考一下書中的內容可以怎么用,給他人分享一下這本書等等。
輸入和輸出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先輸入,才能輸出;通過輸出進行反饋、找到缺口之后,我們就能知道自己欠缺什么、需要什么,從而有針對性的再度輸入;而優化后的輸入,又能促進我們更好的輸出,從而形成一個不斷自我成長的循環。
一、輸入
只有提高輸入的效率,我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輸出。很多人就是因為在輸入這個環節花費了大量時間,從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輸出。比如讀一本書,別人一個小時就可以讀完,而你卻要十個小時,你自然無法再抽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做進一步的思考運用,所以常常是看一遍就結束了。
高效閱讀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每一本書、每一章節,都以同樣的速度一字一句從頭讀到尾。這種方式效率是很低的,一方面是因為一本書中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重要,一字一句的慢慢讀會把很多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內容上;另一方面,這種單一節奏的閱讀會讓大腦缺少足夠的思考,使得閱讀停留在信息的表層,而且單一節奏的閱讀也很容易讓自己讀著讀著就犯困。讀的時候,要學會根據閱讀材料、自身狀態等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閱讀速度,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當然了,慢很容易做到,但想要做到快且有成效,就需要專門學習一下快速閱讀了,這我之前都專門講過,比如通過“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練習提升閱讀效率,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補充閱讀:快速閱讀的3個主要方法
至于高效讀書的方法,我之前也分享過很多,比如 “對答案的閱讀法”:
二、輸出
學習想要有更多的收獲,輸出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輸出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說、寫、做”三種。
最簡單的輸出方式:說
“說”是最簡單的一種輸出方式,說的時候,不一定非要一本正經、且系統的講給別人聽,可以是生活中很隨意的行為。比如,當你在看了一篇文章、一個視頻、一本書、學了一個知識之后,試著把這些你讀過、聽過、或體驗過的事情描述給你身邊的人聽。這樣一個簡單的轉述,就是一次輸出,就可以讓記憶變得更加深刻。因為在說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對之前看過、聽過、體驗過的內容進行二次回憶和梳理。平時多這樣做,還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更靈活。
如果你實在是找不到說的對象,那就“向自己提問”。自問自答也是一種簡單且有效果的輸出方法,提問和回答的過程,可以促使大腦快速運轉起來,對內容進行思考、回憶、整合。例如讀書的時候,在每次讀完一個章節之后就回憶一下這個章節主要了講了什么,對內容進行一下簡單的提煉概括。
最系統的輸出方式:寫
除了說之外,寫也是一種常用的輸出方式。相對于說的簡單快速,寫的優勢在于系統性,寫可以激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讓我們努力從腦袋當中搜集跟這件事相關的任何信息,從而更全面、更系統的輸出。也正因如此,寫能激發我們更多的創造力。
對于平時沒有寫東西習慣的人來說,可以先從“自由書寫”開始。自由書寫不是寫文章,而是隨便寫,想到什么寫什么。寫的時候,不要考慮寫的好不好、有沒有邏輯;也不用考慮非要寫多少字,可以幾百字,也可以是幾句話;可以用電腦、手機寫,也可以用筆寫,以最快的寫作速度把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東西寫出來即可。對于自由書寫下的內容,如果你覺得某個想法很棒、某個內容很重要,可以抽點時間對它們進行再度創作或系統整合。
補充閱讀:新手如何開始寫作?來試試“自由書寫”!
如果你想在學習之后,把學到的內容寫成一篇文章、一本書,或者做成一堂課、一個視頻,可以透過三個步驟來進行:先快速記錄想法,把一些關鍵詞句寫下來,激發靈感;然后再以條列的形式整理內容架構;最后根據架構和關鍵詞句提示,進行系統寫作。寫好之后,你可以收起來留給自己翻閱;也可以以文章、視頻、課程的的形式分享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最關鍵的輸出方式:行動
雖然“說和寫”也是一種行動,但只依靠“說和寫”來輸出是不夠的。因為有些東西,通過說和寫的方式,理解了、記住了就能用,比如作為工作生活中溝通交流的談資。但還有很多東西是需要我們采取實際行動去練習、去運用的,只是放在腦海里是沒有用的。比如你在書中學到的自我提升方法、工作方法,再比如我之前講的快速閱讀、記憶、讀書等方法,知道了方法如果不去行動、不去用,那學的再多也沒用。我們要記住一句話:知識本身不具備力量,只有使用知識才能使知識具有力量。
開啟行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嘗試”,在腦海里想無數遍,不如實際的去做一遍。嘗試的方法中,有一個方法叫做“五分鐘法則”,簡單來說就是:無論要采取什么行動,先告訴自己“做五分鐘就好”。如果五分鐘之后真的沒興趣了就停下來。但更多時候,你或許會驚喜地發現,一旦開始之后就停不下來了。
(文/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