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渴望表達、想要寫作的人來說,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明明腦子里經常有很豐富的想法,但卻寫不出來。或者是每次寫又無法寫清楚、無法描寫得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生動……這真的是一件特別痛苦、特別煩躁、特別郁悶的事情!怎樣才可以讓自己更容易地寫下自己的想法呢?來看看下面這些方法和觀點吧!
一、從有想法到寫出來調用的是不同的神經網絡
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法在大腦中是雜亂無章的,它是一種網狀結構,所以可以是天馬行空、宇宙內外的感性認知。而寫作,是線性、有條理、有邏輯的語言表達。想要把這種網狀的思考變成線性的表達,需要借助一些方法。
比如:
①在紙上寫出關鍵詞、核心要點、矛盾在哪兒等;
②隨時記錄靈感和想法:只要大腦有想法,不論是否成句,先把它記錄下來,一個字一個詞也好;
③用思維導圖構思文章的寫作大綱;
二、知道和知道怎么輸出是兩碼事
因為不常寫作,對要表達的相關詞匯不熟悉,導致需要長時間地思考用哪個詞匯,哪種句式比較好,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表達上面,而不是我要表達什么。
所以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表達的詞匯上面,而那些本來挺好的想法,因為開始離開注意力的范圍,想再次提取它們時,又要費力進行回憶,反復多次斷鏈之后,就產生了拿起筆時什么都寫不出來的情況。就像有些人用紙寫很順,用鍵盤打字就磕磕碰碰一個道理。如果對鍵盤不熟悉,打字不快,導致注意力反而要流向打字本身的話,那經常用紙寫文章的老手在電腦上寫也有可能碰到寫不出來或者寫得很艱難的情況。
所以解決辦法是:
腦子里能想得到的東西,只轉換成關鍵字,以順序排列。例如:關鍵字1……關鍵字2……關鍵字3……關鍵字4……關鍵字5……關鍵字6……而不要求自己能馬上寫出一段連貫的文字,把注意力集中在表達什么上,等整個文章的骨架搭建差不多之后,再開始把他們連成一段話,這時候你就開始考慮用什么句式,什么方法更好地表達想法,一篇文章就出來了。
平時想到的靈感都馬上記下來,然后找個時間把這些關鍵詞具體化,細化,一篇篇文章就出來了。之后經過這樣幾次,十幾次的練習之后,再熟練一點,先想自己要表達什么內容(主題),想好之后,分條列點,逐步細化,就能寫出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了。
實際上只要能把文章的骨架搭好,往里填東西是很迅速的事,這些往里填的料,是一些細節,可以忽略,可以臨時用腦子想,臨時查資料,并不需要全裝在腦子里面想通了,再一股腦全部寫出來。這是一個多次迭代的過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先盡快把雛形做出來是最重要的。
三、詞不達意,往往是缺乏相關知識,要多看相關書籍
很多時候,我們寫作會呈現詞不達意,總是難以找到一個更貼切的詞語來描述。實際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要多看這方面的書籍,隨著知識的積累,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哇,這個詞真是太貼切了!原來這種狀態可以這么說啊,果然很專業。啊,這句話形容得太巧妙了!就是我想得那樣!
四、寫文章是一個理清思路的過程
輸出文章就是一個理清你到底想的是啥的過程,有時候你文章出來之前你的思維就是亂的,自己都是混亂的,是寫作幫你弄清楚了自己到底想了什么。所以,大多你看到的那些文章,都不是一口氣奮筆疾書寫出來的,他們私下里改了多少,聽取了多少人的觀點,我們不得而知。
想要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想要很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建議可以先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勾畫一個輪廓,這是第一個步驟,然后還需要很多次的加工,丟掉一些東西,放進一些東西,還有一些想法實際上是錯的,經不起推敲,舉的例子不合適需要重新舉,覺得自己廢話多就得果斷刪很多句話,最后成品才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文章。
說了這么多,其實解決問題的根本,是要親自動手,多讀、多看、多實踐、多練習才行。最后,愿所有熱愛寫作、渴望用寫作來表達,但又時常被虐的朋友,從閱讀本文后,能收獲一個嶄新的開始吧。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