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節選自《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一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通過大量的閱讀汲取知識是成功必不可少的。
基礎得靠閱讀來奠定。普遍原則非從書中得到不可,不過還得拿到實際生活中檢驗。人們對于某個話題的說法,都是從許多人那兒收集來的。于是人只抓到真相的局部,而彼此之間差距之大,會使他永遠不能獲得全面的觀點。
——約翰遜(Samuel Johnson)
過去我們的教育,大都是聽到老師或父母不斷地跟我們說,閱讀有哪些哪些好處,或是傳統上所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比喻。可是,對于那些沒有進入閱讀世界的人來說,這樣的比喻他們是無法體會的。也許我們要轉換一下說法,先從反面來看,也就是從缺少閱讀時會產生什么問題來談一談,因為這些感受會比較直接、常見,可以讓大家從中體會問題所在。
普通常識不可能全部來自課本
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讀過哪些哪些書”,或是“我讀過什么文學著作”、“我讀過哪些歷史”,但這樣的說法,其實意義并不大,因為閱讀永遠都不會足夠。一方面,書是永遠都讀不完的;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階段,即使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
這跟學習數學有點不太一樣。比如說學習數學,在學完四則運算之后,可以再往上進一步學習代數,但這樣大概就差不多了,因為這是一種算術的法則,有一些基本的運算方法,基本方法學會了,在一般生活上使用也就差不多了。
可是書卻永遠都讀不完,對任何一個人而言,永遠都會有新知識出現,也永遠都會有新發掘和考證出來的歷史、新出版的文學小說、新發明的科學技術、新詮釋的觀點和理論,或是世界各地新發生的新聞。當這些各種各樣的信息普及之后,就成了一般人生活中的普通常識,我們若不能隨時通過看書、看報來補充這些信息,增長見聞,那么很容易就與這個世界脫節。
這些生活中的常識,不可能全部依靠課本而獲得,因為教科書的內容是屬于最精華和基礎的知識,學校的教材也無法編寫這么龐大的內容進去,我們更無法只依靠學校的老師或父母,來一一學習這么龐大的信息內容。
這也是我希望大家多讀課外書的原因,那些平時不看報、不看書的孩子,一般的常識自然會不夠。就如前面所說,現在各級考試的內容都越來越活潑,因為我們不希望孩子們死背知識、死用考試內容,所以在出題上,會廣泛地從生活中下手,所以孩子若不曉得一些很簡單的常識,自然無法做題目,給出正確答案。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普通常識不足的例子
這里不妨說一說普通常識不足的例子,這樣大家很容易就可以明白,當我們的常識不足的時候,會出現什么樣的狀況和誤會,或者會鬧出什么樣的笑話。
第一個例子:“伊朗國王的白宮國宴”
有一次,伊朗國王受邀去參加美國白宮的國宴。不過要先說明一下,伊朗早在1979年已廢除君主立憲制,現在已沒有國王,這件事是發生在比較久之前。那次在國宴上,美國安排了國宴奏樂,奏出的樂曲是《阿拉伯之夜》。伊朗的國王聽到后,大為惱火,認為這是在侮辱他。
為何會如此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伊朗的人民是波斯人,而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是有世仇的,并不是同一個民族。波斯人在過去的歷史中,曾經和很多國家的人打過仗,其中包括希臘人,但連希臘人也沒有打贏波斯人,所以波斯人是非常強悍的。可是他們也有仇人,其中之一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在伊朗國王面前演奏《阿拉伯之夜》,對伊朗國王而言,是一件非常不尊重、很不禮貌的事。
從這個例子可以得知,當我們缺乏某些常識時,身處不同的場合,一不小心就會講錯話、做錯事,也可能產生很嚴重的后果,或影響到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甚至擴大到國與國之間的交際往來,還可能造成外交事務上的誤會,甚至影響國家利益,或可能挑起國家間的爭端。因此,千萬不可小看普通常識的重要性。
缺少閱讀,就如同缺乏了大量來自外界的刺激,我們整體的視野和觀念就很容易被局限,像是井底之蛙一樣,井中觀天,所見的那片天空,必定被井壁遮擋,無法觀看整片天空的寬廣與遼闊。從中國近代史的例子來看,清朝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非但不曉得西方的堅船利炮已進展到什么地步,還依舊驕傲地以“天朝”自居,最后不堪一擊,落得割地賠款的悲慘命運。
閉門造車,很容易原地打轉。外來的刺激和交互流通,反而能沖撞出新的想法和概念,所以萬不可關起門來自滿得意。
大人物當然應該靠大量閱讀來汲取知識,一般人也是如此。我們進入社會,必須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應付這么多不同的問題,絕不是只靠專業的知識,而需要倚靠大量的常識。很多弱勢群體,常常就因為普通常識不夠而吃了大虧,最常見而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弱勢者往往不懂法律,因而被懂法律的人所欺侮,所以千萬不可小看普通常識的重要性。
作者:李家同
來源:新浪讀書
李家同,1939年生,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曾任臺灣暨南大學、靜宜大學校長。1997年退休后,擔任臺灣多所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教授近年來從事散文寫作,提倡社會關懷帶有濃郁的人道主義色彩,因其作品每每傳達出關懷弱勢群體的理念,落筆之處真情動人,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李家同教授更是因此成為“臺灣的良心”、“臺灣的勇者”的最佳寫照。 李家同教授的著作主要有《讓高墻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鐘聲又再響起》、《一切從基本做起》、《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等暢銷書籍,幾米、劉德華、周迅、李開復等社會名人曾動情推薦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