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語文老師的肺腑之言
眾所周知,閱讀對學習很重要。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去衡量
閱讀的重要性。大多數人的標準就是以是否促進孩子學習、能否提升學生的分數來區別。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給閱讀蒙上了學習輔助工具的功利外衣。作為一名從事語文教育二十余年的老師,筆者今天就為大家來分析一下閱讀對學習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
閱讀能提升理解能力
我所在的學校非常重視閱讀,每次開學習交流會,校長總是將閱讀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學校里面大大小小的教室、房間,包括樓道的拐角處都設立了圖書角,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隨時隨地的能夠進行閱讀。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認為教授語文并不是單純的教課文,而是利用語文來引導同學們學會閱讀和做人。數學老師也常說,學會閱讀對提升孩子的理解力很有幫助,一些閱讀能力不強的同學,在做數學應用題時會很吃力。所以,通過閱讀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對各學科的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而不是單純的通過閱讀來提升語文成績,這是很片面的理解。
閱讀可增加知識面
現在很多學校,尤其是有升學壓力的中學,基本都禁止孩子們去閱讀
課外書,普遍認為課外書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而筆者所在的學校,所有的圖書角里面的書籍,課外書占有了很大一部分。很多人也會問,閱讀課外書籍不是耽誤學習的時間嗎?其實,現在的考試正在慢慢的發生變化,從以前的只注重課本知識,到后來的發散性考試,這一點尤其是在語文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光是課本知識,根本不足以讓學生來應付考試。不相信的話,可以翻一翻孩子們的假期作業,類似課外發散性思維的題目不在少數。
除了語文之外,其他科目也存在同樣的狀況,如果沒有豐富的課外知識儲備,甚至一些題目都看不懂,更別提提升成績了。
閱讀培養學習主動性
好多家長其實也是很重視孩子閱讀的,曾經就有家長和我溝通過,說自己的孩子不愛閱讀,讓我布置作業的時候,順帶布置上閱讀相關方面的作業。其實這位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閱讀不等同于其他的學習任務,閱讀不是一項學習任務,而是一種興趣,一種主動學習的精神。如果將閱讀強加給孩子,會讓孩子感覺這是一個負擔,即使孩子迫于壓力完成閱讀任務,這樣的完成對于學習也是沒有好處,甚至是有危害的。
所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主動的去閱讀,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主動的去學習,這是閱讀的帶動作用。
閱讀其實是可以讓同學們受益終生的最美好的禮物,不論是平時上課還是開家長會,我很少在技術層面上講閱讀對學習的幫助,我所傳授的就是如何讓孩子們真正的領略到閱讀的美麗,讓孩子們愛上閱讀,而不是讓孩子們帶著提升學習成績的功利心去閱讀。
其實閱讀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經常閱讀的學生富有
想象力,在回答問題上也能做到舉一反三,學習更加的專注。打一個比方,如果孩子的學習像一場長跑,那么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句,閱讀是一項長期運動,只有堅持下去,才能顯現效果,切勿揠苗助長,否則會適得其反。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