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遍讀書法”,是以613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譚曙光同學創立的,“五遍”具體指的是:
第一遍,上課前對老師講的課本上的內容預習一遍。只需粗略地看一遍,了解一下大致講些什么就行了,不必逐字逐句地細看,也不要求把內容吃透。
第二遍,上課完了后,把老師講過的書上的內容復習一遍。這時就需要認真仔細地看了。要邊看邊想,力求把內容吃透。看書過程中應不斷向自己發問,多想想為什么。加深對概念定理的理解。萬一有些地方一時不太明白,可暫放下先看后面的,過一陣子再回過頭來思索,往往就能明白了。
第三遍,當書上的每章講完之后,自己需要從頭到尾把它仔細看一遍。加深對定義概念的記憶,對定理推論看看它們是怎樣證明的。
第四遍,當一本書全講完之后,把整本書再讀一遍。不要求太仔細,主要是列個表,將各章知識整理一下,找出它們的脈絡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對全書內容形成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當考試前幾天,花時間把書粗略地翻一遍,看看其中概念性的東西,同時與筆記相配合,看一看平時老師在課堂上強調的的重點、難點。
老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當然是一種泛指,強調書要多看,看熟,并非真的要看百遍。其實,不要說百遍,如果能夠像以上的方法老老實實看上五遍,也一定會見些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