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會越來越高,打造書香社會已經成為我們教育的重任,特別是老師經常諄諄教導學生,多讀書,多思考,增進智慧,可是,反觀我們教師,現在能讀書的就不是那么多了,不少教師常常教育學生要喜歡讀書,熱愛讀書,我在這里要對教師說的是:你讀書了嗎?
只有老師愛讀書,學生才會愛書;只有老師營造讀書的氛圍,學生才會有追求知識的熱情;只有老師拿起了知識的鑰匙,才會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在資訊發達、好書壞書充斥的圖書市場,老師應該選擇讀那些書呢?
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用了很大的篇幅叮囑教師們要多讀書,主要提到這樣幾類書籍,結合自己的感受,相信這些書對我們老師有啟示。一讀經典名著,形成自己的獨到的價值觀、世界觀,只有老師胸懷天下,才能培養孩子超人的氣魄和膽識,從而放眼未來;二讀教育教學實踐的理論書和學科的專業書,充實知識,“活到老,學到老”,用一輩子的時間準備專業課程,因為知識翻新的步伐不斷加快,老師所學的知識很快就過時,需要隨時讀書,更新知識,才能跟上發展的腳步;三讀英雄人物傳記,講述成功人物背后的故事書,做學生的生活導師和道德引路人;四讀心理學方面的書,了解學生的心靈,更有效的進行思想輔導;五讀文藝書,陶冶性情,提升自我的境界,架起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
可能老師會說,現在工作壓力大,事物繁多,那里有時間?其實時間是自己擠出來的,關鍵取決于你對書籍的態度;讀書是一種習慣,只要堅持,一定可以和書結下友誼;讀書更是一種必需,如同你是大河一樣,需要小溪不斷滋養。很是佩服既是老師又是作家的尤今,她不僅讀萬卷書,更是行萬里路,大千世界盡在筆下,這樣的老師和課堂誰不喜愛?
好在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老師培訓制度,并且為參加進一步進修的老師提供經費保障,有效的促使老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然讀書是自發自主的需求,更是老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真正稍微減輕老師的負擔,讓老師從容讀書,一定功德無量。
教育的本質決定了老師是職業的讀書人,所以,請讀書吧,讀有所思,在讀中提高,讓可敬的老師陪著活潑可愛的孩子在書香校園里共享美麗人生。
(來源:《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