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個技術活,漫無章法、跟隨本能埋頭轉悠的“原生態讀書法”,其實很多流程和動作都值得改進,如何改進?我們來看看有著“85后最貴說書人”之稱的李源先生的讀書法。
大學期間就展現出學霸的讀書能力的李源,常常被人夸為讀書天才,但他自己不這么認為。他說:“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或者有什么異于常人的能力,自始至終,我都很清楚,自己是讀書人。我愛讀書,可能恰好悟到了好的讀書思維和方法。”
以下是李源讀書期間不斷摸索和總結的各種
高效讀書方法,供大家參考學習。
用《哈利•波特》臺詞搞定托福和GRE
大三的時候,李源準備出國留學,這就必須面對托福和GRE考試,當時他正在刷《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發現臺詞里很多GRE單詞,進一步統計后發現,《哈利•波特》七部曲居然涵蓋了90%的托福詞匯和將近70%左右的GRE詞匯。于是他開啟了反復刷電影記臺詞的學習模式,因為真心喜歡這些電影,所以也不會太枯燥,1年之后,他一次性搞定兩門英語考試,這期間還順利發表了第一篇核心期刊論文。
悟出知識樹原理
高效讀書,線索不是書,也不是知識點,而是人。
想要進入一個領域,從樹根入手,反復精讀開山祖師2-3個人的書,再看樹干,看這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每天都在爭論什么問題,這時候差不多已經掌握這個學科最核心的20%,剩下80%都是枝葉,吸收起來不難。
在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后,李源不僅在學術上游刃有余,還讓他在進入職場后也能快速學習、如魚得水。目前,李源一年還是會讀200多本書,在工作之余,每年還會自學兩到三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營銷、溝通、自我管理,還是用這一套讀書方法。
看完李源的讀書法,我相信每一個熱愛讀書的人無不羨慕,但現實是現代人大多數存在3大讀書病。
買太多:買書如山倒,買的時候有點貪
讀太慢:讀書如抽絲,讀的時候有點癱
記不住:看書像看戲,“咦,我真看過這本書?”
應對三大讀書病的方法
“二八法則”在讀書上同樣適用,如果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應該用80%的時間,去“抽絲”一樣精讀3位該領域頂級大師的代表作,剩下的書用20%時間了解即可,很多書沒必要買,瀏覽了解即可。
2.讀書如抽絲:讀書順序出了問題
“一定要從頭讀到尾讀完嗎?”“能不能先查查書評和作者資料,翻翻目錄,了解書的結構和作者主要觀點?”
非小說類的圖書,無非就是那幾種固定的結構,最簡單的比如短文合輯型,挑自己最想看的篇目先看就行,再比如概念型,歐美流行商業暢銷書像《黑天鵝》《反脆弱》都是這個類型,整本書講一個概念,可以先配合書評和目錄,攻下講核心概念的那一章,再讀其他章節就快了。
3.看書如看戲:知識管理出了問題
讀書記不住,主要原因是沒有建立知識譜系,孤零零的一本書很容易被忘記,但如果每讀一本新書都能和已有的知識產生聯系,就不容易忘了。
可見,讀書并非是一件看起來很簡單,只要認字就行的事,它實際上是一個技術活,如何甄選、如何消化、如何應用……同樣一本書,不同人讀方法不同,自然
閱讀速度、閱讀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