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速度慢、讀了記不住,這些煩心的閱讀問題不僅會讓我們喪失閱讀的信心、還會影響我們擴展知識面,如何快速閱讀并
過目不忘?小編建議你在讀書學習中要做到以下3點。
一、帶著明確的閱讀目的和任務去讀書
據心理學研究,閱讀中的記憶分有意識記憶和無意識記憶兩種。如果閱讀時,隨便翻翻,但翻過之后,不自覺地記住了一些東西,用的時候能夠回想起來,這樣的記憶就叫無意識記憶。無意識記憶留在腦子里的印象有深有淺,感興趣的東西印象深,記得時間也長,不感興趣的東西印象淺,過后就忘了。如果閱讀前,有一定目的,閱讀中又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驟經過自覺的努力去識記文章的內容,讀過以后能夠清楚地回想起來,這樣的記憶就是有意識記憶。
因此,想在閱讀中快速閱讀、快速記憶的話,我們要善于運用這種有意識的閱讀方法,帶著任務讀書,讀書只有有明確的目的,才能驅使大腦去積極、主動地地識記讀過的內容。
二、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心理學家指出,按照閱讀時的理解程度,記憶可分為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對閱讀材料不求理解,只靠反復誦讀記住讀過的東西,這樣的記憶叫機械記憶。如讀書時碰到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就要靠
死記硬背,直到記住為止。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進行了分析研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了文章的內容觀點,這樣的記憶就叫意義記憶。
機械記憶與意義記憶效果大不相同。有人做過實驗,識記十二個不同成詞的漢字,需要復習十六次才能背下來,識記四百八十個字的詩歌,只需復習八次就能背誦下來。前者因為字與字之間沒有意義聯系,只能靠機械記憶,所以記得慢;后者詩歌中,因字與字之間有意義聯系,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所以記得快。而我們閱讀的文章,絕大多數在內容上是有內在聯系的,因此,要積極思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效果才好。
三、借助記憶法
讀書時,除了要有意識地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之外,還可以采用一些輔助方法幫助記憶。
①誦讀法。即高聲朗誦閱讀材料,一邊看,一邊念,一邊聽,朗誦時,由于眼、口、耳三種器官同時活動,文字通過視覺、聽覺兩條渠道進入大腦,引起的興奮比較強烈,因此,記憶也就比較牢固。大詩人白居易自述,年輕時為了記住所學的文章,常常讀得“口舌生瘡”,可見誦讀法在幫助記憶方面是起重要作用的。
②抄讀法。即一面閱讀文章,一面全文抄錄,或摘抄其中精采段落和語句。抄錄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逐字逐句地寫,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所以就記得扎實。明代學者張溥抄書出名,他讀過的書必親自手抄,抄完之后朗讀一遍就燒掉,然后又從頭抄起,反復若干次。由于記憶積累的知識多,所以他寫詩作文才思敏捷,揮毫立就。
③整理法。即在閱讀中將閱讀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或列成提綱,或制成圖表,然后扼要地記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方法由于在加工過程中,透徹地理解了閱讀材料,加工結果又比較簡明,所以便于記憶。
④聯系法。即閱讀中把閱讀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記憶。如看到辛亥革命爆發年代是一九一一年,就聯系到黨的生日是一九二一年,中間相差恰好是十年。這樣一聯系,辛亥革命的年代就比較好記了。又如學習一篇駁論文,聯系一下被批駁的文章的觀點,駁論文中的觀點也就記得更清楚了。
歷來學有所成的人,在閱讀中都很重視記憶,閱讀的同時怎樣兼顧記憶,精英特的方法是在速讀的同時順帶訓練記憶,再在全面閱讀文章后利用
思維導圖抓出文章脈絡和重點。通過有意識地在讀書活動中運用記憶方法,閱讀記憶力將變得又快、又牢、又持久。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