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一件棘手的事了:閱讀速度慢、理解記憶差、不知道讀什么和
讀書無效率……怎樣才能夠讀更少書,有更大的收獲呢?這是我們大家的期待,也是“拆書”法的最大好處。
“拆書”是近年很流行的一種讀書方法論,其目的旨在提倡通過學習改變行為,踐行“把圖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拆書法”雖棒,還是有不少新手在一開始時手足無措,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怎么鋪開去寫,以及怎么保質保量,這篇文章就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生的。
“拆書筆記”的三步驟
“拆書筆記”法出自于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有一個非常通俗易懂的叫法:RIA便簽讀書法,它簡單到只需要三步(這3步可以濃縮為“摘錄”、“思考”、“行動”)就能搞定:
第1步,摘錄文章當中讓你深有感觸的語句,一段或者是一句都行。
第2步,復述內容,或寫下你對和第1步這些語句相似的經驗聯想或思考。
第3步,寫出基于前2步的啟發后,你想做出什么樣的行動。
新手朋友寫“拆書筆記”時,最先遇到的常常是3個困難:寫不出、寫得少、沒時間,接下來我們就對這三個問題逐個突破。
寫不出—為什么寫不出?
這其實常常是搪塞給自己的借口,你的內心深處還沒有真的怦然心動,比如說沒有認識到拆書法的好處,或者說自己有完美主義病,什么意思呢?就是總想一下筆就佳句頻出、妙語不斷,文采飛揚、勝過文豪,一氣呵成,不必修改。如果真的是對拆書法非常信任,你一定會想辦法去克服寫不出的困難。
寫得少—至少寫夠600字
有的新手朋友寫拆書筆記,連最基本的600字都寫不到,600字是什么樣的概念?一篇小學的語文作文,真正寫起來,600字大約是4、5條微博的字數,可以說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怎么湊齊600字
如果你是讀手機里的電子書,那最好辦了,在閱讀時順手把段落中讓你感觸較深的話都復制出來。但是,如果觸動內心的話有好幾句,總是在不同界面切換著復制一下粘貼一下,是不是好麻煩?這里,超級剪切板這類神器就可以派上用場,可以允許你一次性復制好多個不連續的金句,再轉到記事本上一次性全部粘貼出來,相當高效。比如,安卓版的Clipper,IOS版的ClipsBoard、Clips、快貼。
只要把有觸動的句子先挑出來擺放好,過一會兒就著這些內容
發散思維,拓展想法,很快能寫出一篇1千字以上的拆書筆記。
所以,不要顧忌,開始是最重要的,哪怕是一開始只是把心里的想法直接寫出來,比如“我現在好像還不知道要寫什么,但是我打算試一下”這樣的話,只要到后面修改時,把它們刪掉即可。但它們在一開始時真的是很棒引導語,像酒家門口的迎賓小組。
聯系經驗,寫下思考
有的伙伴寫得少,正是這一塊沒法展開。如果這一步感到比較抽象,可自行用多個問題激發表達的欲望,看哪個能敲醒腦部的high點,進入想說就說的狀態。
比如:
這段話有哪些以前我不知道的內容
有哪些我以前知道,但說得更深入的內容
有哪些內容是值得我長期去追尋和學習的
這段話和我有什么關系
這段話有哪些詞戳中我的興奮點
這段話的結構是不是下次可以模仿
這些話我也懂,為什么作者就能表達出來,而我做不到
......
看,這樣是不是“會答就會寫”了?寫多一些字,不難吧!
沒時間—找時間、擠時間
除了寫不出、寫得少兩個難題外,還有不少朋友高喊“沒時間”!這是拆書新手會遇到的是第3個問題,怎么解決呢?下面有兩個高效利用時間的策略。
在寫拆書筆記時,做一個見縫插針的高手,可以在任何一個片刻迅速地進入狀態。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邊奶寶,一邊對著手機用普通話講事。是用錄音寫拆書筆記嗎?NO,我用的是語音輸入法,隨時隨地都可開啟。而且,看著你的語音轉成文字呈現出來,相當有成就感,曾經10分鐘講出1000字的拆書書記,然后稍加潤色就可以提交了。
配合語音輸入法這個寶貝,你還可以采購一些實體工具。比如,用頭戴式麥克風,讓寫拆書筆記這件事更有儀式感,每次拿起麥克風就想到要寫東西,馬上收斂注意力,另外,還有藍牙鍵盤,可接上手機,這樣利用上下班時間在車里干點活,快速寫作。
設計編輯流程
我建議,如果要提升速度,除了寫得快,編輯這件事也不能怠慢,最好能自己設計流程。比方說我是這么做的:
第1步用手機上的記事本軟件寫個雛形,可用語音輸入法。
第2步是在電腦上,利用記事本將文字同步到電腦端后,用電腦鍵盤敲打進入頁面修改。
第3步是把記事本的內容復制到簡書平臺,略加潤色。
熟能生巧之后,是不是很快呢?那是肯定的。好,到這里,我已經把快速完成拆書筆記的方法,原原本本地曬出來,實誠到一點保留都沒有。
當然,這種方法不是重點強調書讀得越多越好,而是幫你把任意付出的時間值回來,哪怕是一本廢書,用這種方式閱讀也能夠榨出里面的干貨,重要的是它能夠讓你從怕讀書到愛讀書,實現閱讀上從0到1再到100的轉變!來源:新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