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全民閱讀又逐漸開啟的時代,聽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的你究竟是熱血沸騰還是滿腹焦慮呢?今天,小編就帶你從科學的角度算一下從現在開始如何實現“破萬卷”吧。
方法很簡單,你要做的是從轉變閱讀觀念、
養成閱讀習慣、留住閱讀體驗、書籍選擇管理等幾個方面養成快速閱讀的能力。
轉變閱讀觀念
大多數人閱讀速度緩慢的原因,其實并非能力的欠缺,而是意識的問題,即過分糾結于仔細閱讀與全盤吸收,而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信息爆炸時代,“嚴肅閱讀模式”的性價比著實太低,因此,邁出大量閱讀的第一步就是:轉變閱讀觀念,擺脫對于“全盤存儲”的執著,采用“流水式閱讀”——丟棄100%的復制,追尋1%的邂逅。
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就是跳讀。
跳讀應以小標題為單位,利用小標題判斷該章節是否需要閱讀,有利我們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抉擇、取舍,并在短時間內選出要點,舍棄不需要的,得以去蕪存菁。
可跳讀內容的三個具體標志為:
標志一,為了區別其他同類書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標志二,印證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事例、經歷;
標志三,渲染期待和危機情緒的夸張表達。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決定閱讀速度,可通過序言進行判斷;
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掌握了標題結構,就可以決定跳讀單位,難以決定是否跳讀的章節,只讀最初5行和最后5行;
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后再閱讀??紤]清楚“我究竟想獲得什么”,只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按關鍵詞搜索閱讀;
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隨時換擋,緩急有度。
養成閱讀習慣
要做到“流水式閱讀”,先要養成“多讀習慣”??梢圆扇∫韵氯齻€步驟:
步驟一:固定閱讀時間與情景。固定時間段以及情境能讓大腦產生“習慣的錯覺”,更容易將讀書這件事嵌入日常生活中。
步驟二: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將書籍劃分為三類,一是不必讀的書,二是不可快速閱讀的書,三是可以快速閱讀的書。
步驟三:今天閱讀的書與昨天要不一樣。對于章節相對獨立的“可以快速閱讀的書”來說,閱讀時間太長,就會讀了后面忘了前面。因此,與其拖拖拉拉讀10天,不如全神貫注讀60分鐘,一口氣讀完更能掌握核心內容,這樣閱讀質量也能獲得飛躍性的提高。
留住閱讀體驗
想要留住閱讀體驗,要將一切化為己有是不可能的,不如干脆摒棄“將信息印刻在自己心中”的理念,將其轉變為“記錄在身外”。當我們有了“為寫而讀”的意識,就可以丟掉“為記而讀”的刻板傳統觀念,不再像“吸氣、讀取”一樣憋悶難受,而是利用“呼吸式閱讀”先讀后寫、讀寫結合,順暢呼吸。
書籍選擇管理
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籍?
* 制定一周計劃。必須找出一天,策劃一周必讀書目。制訂一周閱讀計劃,一日一本視同等閑。
* 打破興趣壁壘,增加喜歡的書籍。每周選擇一兩本不太想讀的書,推薦給他人。
* 正確閱讀不能快讀的書籍??梢栽谝恢軆仍O定的自由日閱讀,也可以與其他6本書并行閱讀。
* 多途徑獲取書籍。獲取書籍的來源要不拘一格,不必只閱讀新書。
如何管理閱讀完畢的書籍?
● 舍棄不需要的書,這樣會更愛書,也更期待遇見新書;
● 流水式管理書架,以顯露書脊和按出版時間排序為基本原則,果斷處理“絕不會讀”的書和已經過時的書;
● 每三個月一次整理書架。通過不能丟棄的書,認識真正的自我。
時下,探討如何閱讀的書籍層出不窮,我們也應擦亮眼睛,學會篩選,綜合自身實際,慢慢養成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與習慣。畢竟沒有帶著批判性思維去思考書中論證是否有漏洞,論據是否真實,就不適合嚴謹地做學問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