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享的這六個思維觀點,涵蓋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了解它們之后,每天
專注學習和運用一個,有意識按照這種觀點去行動,只要我們堅持實踐,我們的生活就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
觀點一:當你不那么在意別人對你看法時,你才能夠真正開始思考
想一想,別人對你的看法,是不是已經阻礙你,甚至影響到你平靜地思考?我們人的心理,總有一種花費精力去贏得別人認可的傾向,有時候盡管是一個小小的念頭,但這已經會在內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消耗,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想要被評價是人的天性,但當這種要被人認可的渴望變成是自己焦慮、不安感、自我否定的來源時,我們就有必要停止這個念頭了。正確的做法,就是把這種擔憂的時間,放在自身提升的過程上。這樣的思考,才會帶給你價值。
觀點二:不要被網絡世界,削弱自己基本的社交技能
大腦的功能是“用進廢退”的。當我們的大腦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虛擬的社交網絡當中,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面對真正的社交場合,我們的大腦就會對此變得不適應,或者自己會因此而感到不舒服,這就是大腦習慣了網絡世界,而忽略現實世界的后果,因為大腦就把網絡那套社交方式,有意無意地套用在現實生活當中,最終產生認知偏差,導致我們無所適從。
網絡世界并不是壞東西,就看我們是否能夠沖破科技和社交的壁壘,以更親密的方式參與其中,這就是自我發展的機會,不要被科技控制我們自己,我們要懂得去控制科技。
如果你的基本社交技能,已經被電子設備所取代和影響到,那么你就要想辦法讓它們變得更強大,嘗試花更多時間在真正的世界里,磨煉你的社交技能,一旦哪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就去學習、提升,慢慢你就會發現,兩個世界加起來,會帶給你更多的快樂。
觀點三:把書中學到的知識服務于自己生活中
現在每個人都在提倡多讀書,但是很多人對
讀書的現實意義,總是沒有得到有效理解,因為在書里讀到的內容,人們很少把它們跟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關聯起來,也就是說,這些人讀書,并不是為了提前學習,而只是通過閱讀去逃避現實。當然,休閑讀書和學習讀書,這兩者并不沖突,然而,我們生活中總有些地方需要處理和期望成長的,我們需要針對這些方面,學習相應的知識。
讀書不一定就能進步,但可以讓我們對當前的問題獲得啟發,增加生活的價值,所以當你遇到問題時,可以思考:
1、這個問題可不可以通過讀書去解決?
2、有哪些書籍講述這方面的內容?
3、我該如何學習這方面的內容,并付諸實踐呢?
學會學習,讓知識服務于我們的生活,這樣知識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觀點四:不要忽略每一次新體驗帶給你轉變
盡管轉變自己的看法,是改善我們狀態最直接也是最有利的方式之一,但還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可以實現成長和發展的,那就是讓自己不時置身于“新體驗”之中。這些“新體驗”,不一定非要做那些獨特、危險、刺激的事情不可,簡簡單單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按照自己的固有生活模式去做事,就可以獲得。
例如,你一個月都去同一個地方吃飯,那么下個月,就可以去另一個新的地方吃飯,這種脫離
固定習慣的做法,會強迫我們的大腦思考,同時還會讓我們更好去應對身上那種“抗拒感”,當我們不斷通過經歷新體驗,而抗衡身上那種行為的“抗拒感”,那我們對于外界的適應能力就會提高,應對不同的事情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任何一種新體驗,都會調整、打造和促使我們成為一個更加自信、更有冒險精神的人,它會給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帶給更多變化。
現在就思考一下:
我當前的生活,有什么樣固定的運作方式?
我可以從哪個方面去打破這種運作方式,獲得新體驗?
獲得新體驗后,我從這次體驗中得到什么啟發?
觀點五:從小事做起,分階段快速建立成就感
當我們開始做一件事時,很多人認為自己一下子就能夠把事情做成,一口吃成個胖子,但在實際運作中,這樣的做法,往往極少數能夠起到作用,因為這種方式不僅不現實,而且容易失敗。
例如你想成為一個寫文章很厲害的人,你怎么做才會更容易成功?如果你認為坐下來,就能夠寫出一篇“曠世之作”嗎?肯定不能!那么這時,我們只能從小事做起,如嘗試把開頭寫好,或者把文章的思路列出來,再針對這個思路組織文句,搜集資料,最重要的是,一遍不好,就改掉,再寫一遍。這些都是小事,而當我們把這些小事都做好了,那么一篇好的文章,自然就能夠被我們寫出來。
同時,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幫助我們積累成就感,讓我們產生更大的驅動力去完成接下來的任務。換言之,通過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我們就會積累到一個又一個的成就感,那么把所有這些結果疊加起來,就會最終得到一個我們想要的結果。
所以為什么把一個大的目標,切分為不同的小目標會如此重要,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小目標更容易被我們完成,而且還能夠讓我們獲得一種“能夠成功”的積極心理。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要養成這個做事的
思維方式。
但什么樣的事,才能稱得上是“小事”,值得我們去做呢?有三個指標:
1、只有單個任務量,不復雜;
2、只要行動就能夠立刻做得到;
3、不會耗費我們太多的精力。
滿足到這三點,我們做的那個任務才能夠成為“小事”。
觀點六:在遇到貴人之前,先要有遇到貴人的本事
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有機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有能力去改變我們的人生走向,讓我們獲得重大的改變。如果我們錯過這一次機會,就很難遇到第二次機會,但怎么把握這種機會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有被貴人賞識的資本。努力成為你的專長領域的引領者,就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得知你的在專長領域比其他人懂得更多,你就構建出被信任的資本。
在信息時代,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頂多就是點擊一下鼠標,或者打開幾個網頁而已。但這種做法,會讓我們在不同的場合、對話和交流中,顯得更有活力,并能讓我們在任何公司晉升或社交關系中穩步前進。
一般來說,5%的優秀人士,都會每周花幾個小時研究事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他們的產品或服務,還有相關行業。他們不僅讀書,還時常瀏覽網頁與時俱進,他們利用各種渠道作為學習的工具,定期尋求他人的忠告。于是,這些行為就讓他們從普通人變成思想領袖、行業專家,獲取更好的收入。
結論就是,每天學一些新的東西,無論是上網、讀書,或者去實踐,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加強自己的專長領域,讓自己擁有遇到貴人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