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到閱讀的話題時,我們可以輕易想到諸如閱讀方法、閱讀技巧等問題,但在閱讀中,其實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就是在每本書的封頁都有一些有關本書的內容,如出書時間,什么時候再版或是修改等等,如果在在閱讀的過程中,你善于去關注這些時間問題,會很容易提升閱讀樂趣哦。
一、關注一本書的形成時間
一個作家要寫出一本書來,先要產生一個想法,然后收集資料,成書。我比較喜歡看一些國外的書籍,這些書籍在國外出版的時間與翻譯到國內再出版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從這些不同的時間節點再看一本書,也是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以《定位》為例,來看看不同的時間,定位這個觀點又可以看出些什么來。
這本書的想法開始于七十年代的美國,大量的商品涌入市場,為了各個品牌的生存,要搶占市場,廣告業也蓬勃發展起來。美國1973年的人口數量為2.1億,若是以人均200美元的廣告費來算,一年就有420億美元。為了新品牌能站住腳,看來滿足市場需求的舊觀念是不能滿足需要了。
1971年的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是1萬多億美元。1965至1970年,美國工業生產接近18%的速度增長。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一個農民能夠養活47個人。而我國在70年代還沒有打開國門,市場上的物品很少。直到21世紀開始,我們才經歷了大量商品充斥的市場生活,這之間至少有30年的差距。
經過杰克•特勞特20年的研究,“定位”的觀念逐漸形成美國市場的營銷觀念,在80年代,此書在美國出版了。美國市場的商品以搶占人們的心智空間作為營銷方式,同時美國的商品也開始進入中國剛剛開發的市場,而中國此時的營銷理念還是滿足市場需求。
《定位》一書于21世紀被翻譯為中文,在國內出版。杰克•特勞特也在2013年被邀請到中國,并開辦了特勞特——一家全球領先的戰略定位咨詢公司。通過一本書所處的不同時間節點,可以看看作者所想傳達的觀點是如何通過時間來影響了人們的
思維變化。
二、關注故事發生的時間
我們經常會很開心的抱著一本書就開始讀起來,只是讀完了也不知如何與別人聊聊這本書,甚至會說:“我不太明白這本書。”我們可以從時間的角度重新看看這本書,也許會有一個新的想法。
《四世同堂》是小學中年級學生要求閱讀的一本書。一個十歲左右,且物質生活無憂的孩子實在無法理解這其中的內容。那我們可以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看:這本書是老舍先生1944年動筆寫,寫的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侵華日軍的鐵蹄踐踏下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幾戶居民的生活變遷。
我們現在是2020年,與1937年差83年,與老舍先生寫書的1944年也差76年。在孩子們閱讀時,就不能把我們現在這個年代的生活去套在故事中。
再看看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算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也算是拉開了中華民族八年抗日戰爭的序幕。從這個時間去看待這本書,孩子們就不會用和平年代的思維去閱讀,而是看到了社會、國家都遇到了巨大的變化,且我們是一個被侵略的國家。
再看看1944年,這年老舍45歲,通常這是比孩子們爸爸媽媽年長的歲數。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4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關鍵時期。書中關于選擇37年間的北平普通人的故事,就理解作者的想法了。
那老舍十歲左右又是什么情況呢?老舍出生于旗人家庭,父親在老舍一歲半時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而死亡了。老舍從小也經歷胡同的生活,只是與孩子們同歲時,家里已是很貧窮了。通過出書時間及作者的年齡的了解,再閱讀這些與自己生活完全不同頻的內容,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也讀得懂書的內容。
三、關注故事發生的前后時間段
《海底兩萬里》是初一的課外閱讀書目,若是僅僅從科幻小說本身來看這本書,這也僅僅是一個故事。若是從故事的前后時間段去看這本小說,也可以有新的理解。
儒爾•凡爾納可以稱得上“科幻小說之父”,至于科幻的意義,從許多科學家直言是受凡爾納的啟迪才走上科學探索之路的。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中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海軍少將伯德在飛越北極后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氣球及深海探險家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克尼都一致認為凡爾納是啟發他們發明的人。
在《海底兩萬里》這本小說中,以電能驅使的潛水艇尤為吸人眼球,而電則必須了解人類歷史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18世紀六十年代的蒸汽時代;第二次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電氣時代;第三次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自動化時代;第四次就是現在的智能化時代。《海底兩萬里》寫的是1866年,書中所描述的科技呈現了一定的預見性,這與它所處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前期相關。利用蒸汽機來發電,但電還沒有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小說提供了科技發展的方向。也設想了用海水作為發電的資源。
所以,在聊書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不僅僅去聊故事的內容,還可以從時間的角度去解讀一本書,或許你會收獲嶄新的閱讀視覺,
理解記憶更多知識,體會閱讀的另一番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