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阿根廷人最喜歡的幾件事,除了海邊度假、泡咖啡館、吃烤肉,還有讀書。
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書店等隨處可見,奢華如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的雅典娜書店,簡樸如街頭四處流動的舊書攤。市政府在2011年角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圖書之都”評選時自信地指出:“在我們這里,不是人找書,而是書找人。”
大街小巷,讀書的阿根廷人無處不在。每逢節假日,在帕勒莫區的中央露天公園,坐著或者躺著,抱著“大部頭”享受日光浴的大有人在;平日車站機場地鐵公車上,書籍更是成為很多阿根廷人打發時間的最佳陪伴。
這里是當之無愧的“閱讀王國”。據阿根廷教育部統計,阿根廷15歲以上成人識字率高達97.9%,年人均購買圖書4.6冊,在拉美僅次于智利,全國保持一周閱讀2小時以上者占85%,53%人口每天閱讀1小時以上。
隨著電子閱讀設備的普及,阿根廷人的閱讀習慣也在發生改變。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通過電子設備閱讀的人群比例從2001年的不到20%增加至2014年的50%,其中18歲至25歲人群中該比例高達90%。
阿根廷教育部的調查報告顯示,電子化閱讀的普及降低了閱讀門檻,擴大了閱讀人群數量,但多數人通過電子化途徑閱讀報紙雜志或獲取網站資訊,以電子圖書為主的深度閱讀人群數量并不多。多數受訪者承認,如果讀書的話,還是偏向于紙質圖書。
在阿根廷,時政、文史哲類圖書廣受歡迎,在“耶尼”連鎖書店最顯眼的暢銷書柜臺上,銷售前十名的不是成功學、謀略論或戲說小品,更多的是大作家的文學作品、歷史和心理自助圖書等。
談起阿根廷人的
閱讀文化,“彩玻璃”舊書店老板瑪利亞·德·喬治女士對記者說,這要感謝前總統薩米恩托,這位“教育大師”在十九世紀后半葉大興國民教育、振興報業和出版、興建公共圖書館,為阿根廷后來的文化發展奠定了根基。
如今,阿根廷政府同樣重視民眾
閱讀習慣的培養。2010年阿根廷政府在教育部下成立全國讀書理事會專門普及閱讀,十多年來政府還通過全國讀書計劃向公立教育培訓機構派送近9000萬冊圖書,先后組織2500位作者前往各省學校推動閱讀文化。
每年11月30日,首都市政府會組織“書店之夜”活動。首都科連特斯大街,車輛被禁止通行,市民在夏夜伴著習習涼風在街道兩側的書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著購書和閱讀的樂趣。
阿根廷公立圖書館也在數字化時代學會與時俱進,不僅通過數字化借閱發展網絡會員,還把“汽車圖書館”開上街頭,編織起“移動圖書館網絡”。在首都,這樣的移動圖書館已經有30多家,注冊登記的會員超過7萬。
“彩玻璃”不到40平方米的舊書店里,瑪利亞·德·喬治坐在靠里的書桌后,透過老花鏡檢視著剛剛收購的一本兩百年前古書。雖然每月只有不到100本的交易量,但是她說:“我是樂在其中,閱讀是這座城市的傳統,永遠都不缺讀書愛書的人,所以會堅持下去。”
來源:新華社
記者 :葉書宏 趙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