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向一位朋友吐苦水:“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覺得自己很焦慮,我閱讀了許多書籍,但那種焦慮感依然無法掃除。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讀書是不是沒用?我感到自己很無助,發覺人生就會被這樣平庸下,我討厭這種感覺怎么辦?”
我的朋友很一針見血地對我說:“你哪里是什么焦慮,你只是懶。”我很不服氣地回應道:“我哪里懶了,你沒看到我都閱讀了很多書呢!每月我都在圖書館借上十本快速閱讀它們,難道這還懶嗎?”
朋友很不屑地笑了笑說:“你丫,就是誤以為讀書就是努力。是的,讀書的確是努力上進、增長見識的一個方式。但是你在所看的書你都從中學到了什么?你又有多少是真正實踐過?”
我一臉懵逼的撇了一下嘴,皺了一下眉頭沒出聲。“閱讀不僅僅是為了閱讀而已,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去把書中的知識改變我們的現狀。只明白道理而沒有做,那就會產生焦慮!”朋友拿起茶杯,不寬不緊的喝著茶。
“閱讀不是讓我們增長了知識嗎?那不是應該更充實才對嗎?”我的確有點糊涂了。
“那只能說你的認知層次還不夠高,所以才會這樣想。為什么?這是因為你閱讀了書籍,你的大腦接觸到這些道理并且接受了它們,你的思想里就有一個
潛意識知道:該那樣做才是正確的。”
“就比如你之前所說的練習精英特速讀軟件是為了提高速讀能力。于是你看了《行動力》后,你明白了應該以練習軟件為首要任務,這是書中給你傳達的道理,你也認為那是對的。但事實上你卻因為追劇,因為刷抖音,甚至因為今天的喝茶,反正你會利用各種理由把首要任務擱淺了,這就是導致你的行為與你大腦的思想有了差距。”朋友又喝了一口茶,繼續說。
“就是因為這個差距,你就受到了思想的折磨,因為你并沒有按書中所學到的道理去做,你明知道拖延是不對的,但卻依舊如此,你就會厭惡自己,甚至討厭自己,久而久之越積越多,你就會否定自己,也因此產生了焦慮。”朋友笑了笑,問我是不是這樣。
我像一個做錯了事又被發現了的孩子一樣,無言以對。
“所以所有的焦慮其實不是因為你閱讀了許多書,而是因為你懶,你覺得知道了就會變好了,你懶得去執行,你明知道那樣是錯誤的行動,你為了安逸,懶得去行動,你以為焦慮就能改變現狀,便懶得去改變,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你懶,明白嗎?如果你不行動,即使你閱讀再多的書都沒有用,甚至在你不行動的情況下,你閱讀的越多,你會更焦慮。”朋友露出一臉認真。
“那該怎么辦?難不成我不看書不閱讀了?”我有點不解。
“你還是沒聽明白我的意思:你要行動啊,實踐才是真正解決焦慮的方法!”朋友露出嫌棄我笨的表情。
“好吧,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就是說不但要閱讀,還得把當中的知識學以致用,不要懶,要行動!”我頓時茅塞頓開。
以上便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你是否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焦慮?我發現現代倫理焦慮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看著別人比我們讀得快,我們會焦慮,看著別人讀的書比我們多,我們也會焦慮。就像反復焦慮就能改變我們的現狀似的,但事實上,它只是把我們推入了恐怖的邊緣,令我們給予自己更多“我本可以,我只是沒有做而已”的借口,它壓根就不能改變我們的現狀。
很多時候你只看到別人的升遷,卻沒有看到別人熬夜的加班;你只是看到別人閱讀速度超快,卻看不到別人練習
精英特速讀軟件的堅持;你只是看到了別人的房比我們好,卻看不到別人同時打著幾份工。而我們卻一直賴在自己的舒適區,試問又怎么會不焦慮呢?人生嘛,的確要抬頭看天找希望,但也別忘了低頭看腳下的路,是否留下了足夠深的痕跡?好了,分享到這,我就要回去練習精英特速讀軟件了,實行了破除焦慮的第一步。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網原創文章
作者:星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