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到來讓我們經歷了中國史上最長的寒假,也讓我們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根據從小到大的自學經驗,我很有自知之明地承認自己的記憶力和閱讀效率不盡人意。
房間并不算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至少我家是這樣。我生活在縣城內靠近繁華地段的老式小區,雖然地處市井人煙,但總體環境卻很糟糕。我家附近的菜市場在疫情緩解后,屬于最早一批得開放的場所,三月里街道上車水馬龍,賣菜的小攤販沿街叫賣,五音亂耳。我家老式小區的墻壁隔音效果委實太差,而我的房間更是直面北邊的集市。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學習好,那才難怪呢。
三月份后,大學網課也如火如荼地開展了,每天的任務量和平時上學的時候掛鉤,學習環境卻下降了好幾個檔次。盼望著夜深人靜的時候能讀點書,但白日里的疲憊卻恍惚間襲來。總之,我能擁有的有效學習時間實在太少。
按照以往的學習經驗,要想坐的住勤懇學習,首先需要
提高注意力。注意力就像體育鍛煉,需要做幾個活動熱熱身:聽白噪音或其它可以放松神志的純凈音樂,做深呼吸訓練,擺正姿勢,做出一股蓄勢待發遨游書海的架勢。
人的注意力如同肌肉,保持注意力離不開日積月累的訓練;類比肌肉,長時間對準某件事輸出注意力,人也會覺得無力和倦怠。為此,我們需要學會快速閱讀,做速度訓練,略過書本里不重要的文字,汲取其精華,節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但說起來輕巧,我們在速讀的時候往往一個章節看完,對所學的知識依舊不知所云,利用復述的方式自我檢查,就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記住什么知識點,于是再次翻閱瀏覽過的知識,反而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疫情期間,我們見到了無數在前線戰場上拼盡全力拯救蒼生的靈魂,明白了人類自我意志的上限有比我預想的要高。而知識的汲取來自我們自身的內力,我們的一言一行牽動著身體的每一塊肌肉以及大腦的每一條神經。而人類的專注力主要體現在對眼睛的使用,對眼睛肌肉和神經的控制。
快速閱讀,需要我們打開視野。我們每秒的閱讀量取決于視野范圍內接收的信息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更加專注,因為我們大腦發出指令,把指示“閱讀一段文字”,改變為較為準確地用眼睛索取文字信息,我們更明確了自己的目標:獲取知識。
我上高三的表弟在四月份開學前一直焦慮不安,高考是件爭分奪秒的事情,而他卻無法在鄉下小屋里靜下心閱讀。焦灼中,他苦作樂,打哈哈笑說自己就像《夏洛特煩惱》中樓下的耳聾大爺,翻開書記住的是“馬冬梅”,閉上書復述,好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說出一句:“馬什么梅啊”。讀書效率太低,他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閱讀障礙。
我作為過來人告訴他,你沒有什么閱讀障礙,你因為精神緊張,無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其實并無大礙。讀書,從來不是件求快的事情,哪怕是快速閱讀,也需要經常訓練打磨自己的速讀能力。我建議他,想象自己向上天借了一雙“神之眼”,這雙眼睛先打開了視野,消除了自己腦中的聲音,故而可以一目十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神之眼”,但我們不會正確使用它。
當你鍛煉出一雙“神之眼”,在喧囂的世界中也可以心無二物。后來我在網上瀏覽歷史知識時,驚訝地發現我使用的
快速閱讀方法和專注訓練,早已經被精英特網編撰成了系統的知識。為此,我特地下載了他們品牌的軟件,發現他們的訓練方式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而且比我瞎琢磨的方法更加具備科學性和系統性。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五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