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哈佛大學公布早申請錄取結果。哈佛的早申人數為6630人,實際錄取數為964人,錄取率僅為14.5%。中國軍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唯一的幸運兒來自人大附中ICC(即:人大附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許景怡。這位人大附中書畫社社長為何會受到哈佛的青睞呢?答案只有三個字:
學習力。
那么哈佛看中的學習力是什么意思呢?學習力又包括哪些核心素質呢?
其實,學習力是一種能力。
哈佛采用的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教授指導下的學生“自我教育”。這與國內“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非常不同。哈佛先會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知識,理論,作為學生們研究的基礎,但主要還是學生們自己去研究,去體會。哈佛所要做的,只是教會學生應該采用怎樣的學習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教會學生如何學會學習、如何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獨立地思考問題,并發揮自身的創造力來解決問題。
哈佛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使學生們掌握一些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把重點在培養學生們的學習力上,也就是教學生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共處、學會生存以及學會思考、學會創新、學會持續發展以更好實現人生價值等等許多方面。
哈佛大學會從下面八個維度來幫助學生搭建、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這八個維度分別是:自信心(Self-confidence)、熱情(Warmth of personality)、創造精神(Intellectual creativity)、學習的欲望(Intellectual curiosity)、學習的主動性(Initiative)、責任感(Sense of responsibility)、對失敗的態度(Reaction to setbacks)、活力(Energy)。
以上的八個維度不僅是學習力的培養方向,也是學習力的核心素質。換句話說,只有具備這八種核心素質或是具備大部分素質的學生/申請人,才有可能被哈佛大學錄取。
除了學習力之外,哈佛大學還非常注重申請人的專注力。哈佛大學的申請人和哈佛大學的學生都對知識充滿渴望。但是真正成為學術權威或是在自己的領域中取得成就的人卻不是很多,原因就在“專注”二字。
方法一:集中精力
集中精力是提升專注力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提升專注力的第一步。如果想要
快速閱讀,那么不妨先想想影響自己閱讀速度慢的原因,然后再進行專業的速讀訓練。
方法二:勞逸結合
當大腦疲勞的時候,注意力就會分散。這時,我們可以出門慢跑一下,或是喝一杯茶,還可以畫一幅小畫來放松一下大腦。通過放松,大腦就會重新回歸最佳的學習狀態。
方法三:全腦學習
全腦學習的意思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要盡量調動多個感官來共同協作。當背單詞的時候,不要只通過眼睛(視覺)來看,而要開口讀一讀這個單詞,或是聽一聽(聽覺)這個單詞的例句。當你把整個大腦都調動起來的時候,你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都會明顯提升。
方法四:做好規劃
做人需要人生規劃,學習也需要做好規劃。把每一個學習任務進行拆分,越具體越好。通過拆分目標,就可以讓自己明白每天需要做什么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