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寫作群里的小伙伴說,希望能學到高效閱讀的方法,目標是能在1—2天里精讀一本書!“1—2天里精讀一本書”,這樣的目標,其實已經幾乎達到快速閱讀的境界了。 聽起來很誘人,但是,可能實現嗎?或許可以,但需要加N個限定性要求:
一、字數或頁碼:多少頁,或者幾十萬字以內
比如,四大名著、世界名著,這些書,近千頁。如果是要讀原文,就是走馬觀花,一天8小時,兩天內也是難以讀完的吧!所以,首先應該是在幾十萬字或幾百頁范圍以內的書。
二、相同的語言背景
如果立下這個flag的伙伴要閱讀的是古文,而他的古文功底卻比較弱呢?或者他要閱讀英語原著,而他的英語單詞詞匯量只是英語四六級呢?那么,他不僅需要閱讀文章本身,更要不斷地查找注釋,還要反復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誤。這種情況下,大抵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大腦疲勞,
閱讀效率也是根本無法保證的。所以,應該是幾十萬字以內的+他的語言功底能夠駕馭的書。
三、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
只是滿足了以上的兩個條件,并不夠。如果,他要閱讀的是心靈雞湯或者小說,大抵還OK,但如果他要閱讀的是教科書或者專業著作呢?比如,有個小伙伴說,她曾經因為崇信暢銷書榜單,買了一本《絲綢之路》,回來之后,興致勃勃、激情滿懷,立志要在一周之內看完。但事實卻是,她兩個星期,也沒看完三分之一。
為什么呢?因為《絲綢之路》里講了很多冷門而專業的歷史知識,這些知識既沒有在歷史教科書里出現過,日常也很少能在網絡上刷到。然而,她并不了解這些知識(畢竟,我們多數人對絲綢之路的了解僅限于張騫、班固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陌生而專業的內容,需要集中更多注意力和腦力來理解;不斷累積的專業語言,讓她頭腦崩潰,最后,只好放棄……所以,應該是:幾十萬字以內+足夠的語言功底+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
四、初、中級難度的閱讀需求:消遣娛樂還是學以致用
但是,以上條件都符合了,還不夠。這位伙伴1—2天內精讀某本書的目的是什么呢?準備考試?輔助課業學習?精進公司業務?先輸入式閱讀,再輸出式寫作?豐富知識儲備?還是只要看過,就算OK?
以上這些目的,對應著完全不同的閱讀目標:
準備考試,需要理解+記憶背誦;輔助課業或者公司業務,需要有一定的成果,后者還可能伴隨著業務指標;輸出式寫作,乍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就是知識的先獲取,再復述。但其實,真正動筆時就會發現,純粹的知識復述不過是“另一種抄襲”,真正有益于自己的輸出應該是:
1、補充+感悟式輸出。閱讀多個相關材料,尋找最打動自己的點,以自己的思想為主線,以多個材料中的事實為論證。要達到這樣的輸出,就不僅需要閱讀一本書,而是廣泛閱讀不同角度的相關書,并做深度分析。
2、學以致用,理論指導實踐。把閱讀到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寫出自己打算如何在現實中自我提高。這種寫作的前提是,需要對書中的理論理解得準確而透徹,才能保證不走彎路。
而如果只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腹有詩書氣自華”,那就完全可以“好讀書,不求甚解”。所以,不同的閱讀需求,注定了需要花費的
時間和精力是不同的,要做的輔助工作也是不同的。而要“1—2天里精讀某本書”,至少應付考試和高質量地輔助學習和工作這些需要耐心和時間積累去完成的任務,是不大現實的。
五、知識(技能)的獲得方式:理論還是實操
書上的知識,不內化為自己的精神營養,精讀也是無用。然而,要怎樣內化呢?上面的輸出式寫作,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但只是對理論類的知識有用罷了。但,如果是一本講攝影或者畫畫、PS的書呢?那就必須要配合攝影、畫畫和PS軟件一起練習,并且是大量的技能實操練習;脫離了這個最重要的前提,書讀得再透徹,也是無用。所以,“1—2天里精讀一本書”這個目標顯然只能針對非實操類書籍。
總結:
字數X十萬(頁碼X百頁)+相同語言背景+相應知識儲備+中等難度的閱讀需求+非實操。
你看,我的這位寫作群伙伴只是一句“希望能學到高效閱讀的方法,目標是能在1—2天里精讀一本書”,實際上就有以上至少5種限制因素,并且只要有一項因素不達標,“1—2天里精讀一本書”的閱讀目標就無法實現。
最后做個總結:什么類型的書適合快速閱讀?
字數少的,最好在20——30萬字之間(越200頁左右),沒有語言障礙,沒有專業知識的門檻,沒有“完美主義”的閱讀需求,并且是不需要實操練習的書籍。
然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書,符合你的閱讀需求嗎?看完這篇文章,相信每一個你會有獨屬于自己的答案。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