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有成百上千的想法,尤其是在新年伊始這樣的特殊時間點,總會有許多新年暢想。我建議你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不然這些想法就只能從大腦里一滑而過,到最后自己也記不起有哪些愿望要完成。只有把想法寫下來才能進行比較、篩選、排序,分出輕重緩急去安排。
本文就將從
做計劃的角度分析,哪些人的新年計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我們可以反思新年計劃可以如何改進。
1、不會區(qū)分目標和心愿
先來看一個案例。
希望新的一年,不再猶豫不決,不斷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目標嗎?
我個人認為,一個好的目標可以指導你行動的方向。「改變壞的性格」、「提升自己」,這樣的說法永遠都對。但問題是如何做才能拋掉不果斷,猶豫的性格呢?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所以,雖然提出這個目標動機是好的,但是這個
目標屬于不可操作的目標。
2、沒有量化目標
還有的朋友目標很具體,比如下面這一位的新年計劃:
平心靜氣,讀有質量的書
繼續(xù)學習PPT和Excel
學習Oracle數(shù)據庫
好好練字
不得不說,這些都是很具體,是很好的目標清單,也和具體的行動方向結合得非常緊密。但是作為目標,一個大問題就是這些目標都缺乏量化的判斷標準。比方說,讀有質量的書,這里面就包括兩個困惑,第一讀多少本合適?第二什么叫有質量的書?這些都是模糊的。當一個目標有很多模糊的因素時,實際上提高了這個目標的完成難度,究竟完成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當然也有可能會降低實際操作中的標準,因為沒有規(guī)定數(shù)量,隨便看了一本書都可以被稱為完成目標。
所以,我提倡用數(shù)字來量化自己的目標,比如「一年讀24本豆瓣評分7星以上的書」,這樣的目標就比就比「讀有質量的書」好操作得多。另外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旦目標有清晰的數(shù)字量化,就可以很方便地把目標細化到月份,甚至形成更詳細的計劃。比如上面的目標就可以變成1個月看2本書,更有操作性。
3、指標太高,難以完成
有些目標一看就令人害怕,比如下面的:
點一個贊,看一本書。點贊好友400+,所以今年我要讀400本書!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懊悔去年一年沒有好好利用,想在新年里面彌補回來。但是問題就在于,一個人一年看不到10本書的人,突然要求自己一年看100本書,最可能的結果是過了一個季度,他發(fā)現(xiàn)自己看的書不到20本,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當一個人發(fā)現(xiàn)目標遙遙無期,很可能不是奮起直追,而是干脆放棄。所以越是浪費了太多時間的人,越要合理評估自己的
時間管理水平,定義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不要把夢想清單,當做自己的新年計劃清單。人一輩子有很多夢想,有的要放棄,有的要放在合適的時機去完成,有的才是你當下關注的焦點。
4、沒有檢驗考核目標
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人給自己定了目標,但似乎沒有認真思考,他的目標是否現(xiàn)實。所以,目標是否現(xiàn)實這個事情,得有一個檢驗的方式。我問過一個投稿的讀者,我說你一年看60部電影,是不是太多了?他說,我去年看了55部,所以我知道我做到這個事情不太難。——他這么說我就放心了,這是一個對自己能力有過評估的人。
比如有的朋友年度計劃做得就更合理。他說我二月份要做到什么,七月份要做到什么,我覺得這個計劃就比一整年籠統(tǒng)的計劃更有可操作性,因為已經植入了時間這個檢驗點。定義一個目標,但不清楚如何對目標進行考核,你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個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就被你有意無意地遺忘了。凡是不能考核的目標其實都是心愿,不是計劃。
5、清單事項太多,沒有平衡
比如我看到一位朋友的新年計劃夢想清單,安排了看書,看電影,要去哪幾個地方旅游,還要回家陪父母多少天……這些都非常好,但一個人一年的夢想清單如果只有這些讓你快樂的事情,顯然是有問題的。所謂目標,不僅僅是讓你感到開心的事情,還要包括為了讓你能享受能開心生活,你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去做的事情。說個不客氣的評價,這是復制朋友圈來了,吃貨+玩貨。這樣也是不行的。
一個人的新年計劃,還得平衡。什么叫平衡?按照古典老師的方法,我們的人生有多個維度,每個維度要考慮平衡。當然你可以今年為事業(yè)奮斗多一點,犧牲下家庭,但明年事業(yè)如果有所成,可以多彌補一下。放在一年里,你可以安排第一季度多拼命,第四季度多休假,等等。
我覺得一個人做新年計劃,至少應該考慮工作、學習、生活、興趣四個維度,這里也給大家曬一份新年計劃。
(其實是去年的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