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效閱讀并不在讀,而在閱讀之外,在于你是否有相應的行動,下面借助探討是否需要堅持閱讀,高效閱讀的優點以及如何高效閱讀這3方面來認識高效閱讀。
一、為什么有人相信“讀書無用論”,而精英們信奉“閱讀改變命運”
讀書無用論的人大都是無效閱讀,而堅持要閱讀的人都在高效閱讀,那么何為高效閱讀?實際上高效閱讀法的關鍵在于做,而不只是讀。
相信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玩游戲,看漫畫就會受到父母訓斥,但讀書就不會。因為父母們可能也是覺得只要在讀書,就在做對的事,而根本不關心你是否是高效閱讀。
如果你是認為“只要讀書就好”的人,一定還要知道另一個概念:“讀書過量會適得其反”。書并不是讀的越多越好,也并不是只要讀書就在做對的事。因為在閱讀達到一定數量之后,再花時間來閱讀,這時候付出和得到的效果就到了臨界點。你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說得行動起來了。
正如《麥肯錫精英閱讀法》書中說道:“我認為30歲之前應該讀300本,之后每年讀50本書就可以了。”作者說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說不用多讀書,而是告訴我們讀書也有臨界點。如果你能堅持每月讀10本以上,到目前為止閱讀量已經達到1000本以上的話,你就要去花時間通過其它形式來幫助你收獲信息,而不僅僅是閱讀。
比如:與人會面,親自到現場實踐,開始注重輸出,把書本里的知識,將其轉化為自身能力。這些行為本身是在閱讀之外,但卻是高效閱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仍要堅持閱讀,而且是高效閱讀。
二、為什么成功人士能對閱讀樂此不疲,高效閱讀讓他們得到了什么?
1.獲得好工作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越成功的人越渴望和高尚的人談話來激發自己。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生問題,有時候身邊的人可以幫你找到答案,但很多時候,身邊的人無法給你解答。這時候,讀書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書籍所特有的深度與廣度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都被凝縮在一本書之中了。
為什么生活中一直強調視野要開闊,因為視野寬的人看事物具有全局性,而視野窄的人則如井底之蛙只看到眼前,二者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就完全不同,多一個視角看問題,對世界的理解就多一種。
閱讀能夠幫助你開拓視野,正因為如此,優秀的人再繁忙也都要去讀書,因為他們真正理解“讀書可以開闊視野”這句話。如果你也一直在閱讀,那你也一定懂得;但如果你還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那么已經知道高效閱讀的你,從現在開始自己的高效閱讀,也為時不晚。
3.制定搶先未來的對策
一個人搶先未來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并非天生,但只要認真讀書,就可以鍛煉這些能力??磿凶髡呤侨绾嗡伎?,如何做出判斷,如何做出選擇,他做判斷的標準是什么?他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
經常思考“為什么他會這樣想”,學習成功人士的思考方式,自己就會對一些事情進行思考,從而更好地指導自己在人生路上的抉擇。
三、3個技巧快速掌握高效閱讀法,從此遠離無效閱讀
讀了以上內容,你已經知道高效閱讀法的重點在于做,也知道高效閱讀會給人生帶來巨大的價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掌握高效閱讀法,也就是把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的方法。這里分享3個好操作的方法:
想要學習高效閱讀,就要學會限制讀書時間,想著如何多把時間用在輸出上。
讀過一本書立即寫書評,發在網絡上,不僅可以獲得與外界鏈接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你的閱讀更加細致,還會找到更多有意思的書。這里主要分享《麥肯錫高效閱讀法》介紹的如何寫博客的方法:(寫書評同樣可以借鑒此方法)
確定一個自己最關注的主題。
事先確定文章的提綱。
舉出有代表性的事例。
使用定時器,催促自己完成。
掌握這四個要點任何人都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3000字的文章,高效閱讀不是讀完就算了,關鍵是要去輸出。
2.分享:成立自己的讀書小組
一個人走的快,但一群人走的更遠,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讀書小組,交流進步,那怎么創立讀書小組?流程如下:
①創建群。
②寫明想讀的書和理由,以及開始和結束閱讀的時間。
③發起人在最后一天發表感想,同時鼓勵參與者積極發言。
3.記錄:建立自己的讀書檔案
讀完一本書寫了書評,與讀書小組分享交流,到此,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讀書檔案,從中你可以真正看到自己的行動,自己的變化。
每讀完一本書,就要寫一篇“讀書檔案”,發現自己有哪些新發現,行動上要做哪些變化都記錄下來。
分享作者的檔案記錄,分4部分:
①閱讀這本書的目的。
②閱讀后的收獲,感受。
③閱讀此書后,會采取哪些行動。
④3個月后要做什么,有什么樣的改變。
這個檔案最有意義的地方在于最后一點,可以看到隨時間流逝,自己成長變化的足跡,自己也更有動力繼續進步,你成長的或許慢一些,但不能沒有變化,沒有成長。
學習并掌握精英們的高效閱讀法,書一本一本的讀,認知一點點提升改變,行動一步步跟上來,相信你的人生也會是高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