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
大腦左右兩半球是互相分工、協作的。左半球主管語言、邏輯思維和分析綜合;右半球則主管形象思維,如繪畫、圖像、音樂、對空間形狀的識別等等。那么,在使用右腦與左腦的過程中,人如何能夠達到平衡運用能力呢?
這首先取決于我們怎樣認識他們的關系。打個比方,人的右腦,如同水一樣推動船行。人的左腦,如同有槳架船。順水行舟,通常能取得驚人之佳績。使訓練有素的左腦在發達的右腦產生的同向創造力的驅動下進行一次高度和諧的運用,一切會變得很美妙。特定情況下,人會左右互搏。比如,不能感情用事的時候而感情用事,或者違心的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如同出于特定原因,人必須逆水行舟一樣,會承受強烈的逆向阻力,于是痛苦就產生了。
順水推舟的藝術——意識流
意識流就是有意識的用無意識進行創作。如達利的潛意識畫作,有些天才就是顯意識天生模糊,潛意識超常發達,如凡高和斯特林普(著名意識流小說作家)。達利為了創造作品,有意識的創造潛意識的推動力,讓自己達到順水行舟的佳境,一旦右腦完全工作,意識流涌出,創作隨即順勢完成。美國很多創新企業,就是運用這種方式,包括設定開放式工作場景,隨機啟動“BORN STORM”,這樣利于工作人員處于右腦興奮狀態。
人腦三個層次水平的全面開發
“三個層次”是指:現有水平(顯能)、
潛能水平(潛能)和自我調控水平(“反思”功能)。在全面開發人腦功能時,首先要展示并調整人腦現有的水平,并以此為基礎挖掘腦的潛在能量,而這兩步又是靠調動人的“反思”功能實現的,這樣做就便于把全面開發人腦的設想落到實處。上述的三層含義彼此不是并列的,也不是簡單的包含關系,而是層層深入的。從總體上說,人的身心的全面開發是全面開發人腦的基礎,而全面開發人腦是身心全面開發的核心。具體地說,人腦的全面開發又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反思是它們的最高層次,它是人腦全面開發三層含義的核心內容,是實現人的身心全面發展和人腦全面開發的一種“高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