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學習的基礎,許多知識的學習都是以記憶為主的。如果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我們每天都運用記憶力,那么,記憶力應當是越來越好才對。然而奇怪的是,大多數情況是我們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不如以前,尤其是工作之后或者步入老年,會更明顯。記憶力天天都在用,為什么反而會下降呢?
能解釋這一現象的主要的原因應該就是,我們大部分人在記憶的時候,沒有用腦。
很多人是看起來每天都在記憶,實際上他卻沒有認真在記憶,當然記憶力就得不到鍛煉。就像做廣播體操,每次做都不認真,就算做一輩子,也做不好。
人的大腦中有多種有效的記憶方式,但大部分人卻偏愛其中最不費腦子、最不需要用腦的那種——就是“聲音記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死記硬背”)。
例如要背一篇文章,大部分人都是從前到后反復地讀,在讀的過程中,只有嘴巴動一動(默讀的時候甚至連嘴巴都不必動),腦子基本上是不動的。然而,我們的大腦其實是閑不住的,既然你不主動去用它,它就會溜號,會胡思亂想。久而久之,我們便養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一遇到要記憶的內容,就是機械地朗讀或者默讀,而大腦則去想其它事情了。
這種記憶方式就是沒有用腦的記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游離,記憶的效果自然不會好了。在這種不用腦的記憶習慣中,即使你讀了很多年,嘗試著去記了很多的課文和單詞,但是,由于大腦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反而養成了在記憶的時候胡思亂想的習慣,那么,記憶力自然就會不斷下降了。
而少部分懂得用腦來記憶的人,他們在進行記憶的時候,雖然也在朗讀或者默讀,但他們懂得調動大腦的活力,讓大腦時刻圍繞著記憶材料來運轉。同時在朗讀的時候,大腦也會展開各種相關的思考或者想象。他們可能會邊讀邊思考,雖然他們思考的、理解的未必正確,但畢竟他們的大腦一直都圍繞著這些內容在運轉,因此,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都會得到充分鍛煉。如果他們還懂得一些圖像記憶方法,還有可能會進一步展開聯想。
被少部分掌握的這種記憶方法就是用腦的記憶了,這種方法注意將注意力、理解力、大腦一起調動起來,因此效果很好,是一種高效的記憶方法。
因為人的記憶方式有很多種,諸如聲音記憶、理解記憶、邏輯記憶、圖像記憶、視覺記憶等。如果我們學習了系統的記憶訓練方法,像精英特。那么我們在記憶的時候,便可以把各種記憶方式(尤其是圖像記憶)都調動起來,讓大腦始終圍繞著記憶材料來運轉,這樣一來記憶的東西越多,自身的記憶力得到的鍛煉就越多,記憶力自然就會越來越強大。
根據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長期的研究表明,如果我們在記憶的時候,懶得用腦,而僅僅依賴最輕松、最容易走神的聲音記憶,那么我們記憶力就不僅得不到鍛煉,反而會因為養成了走神的習慣而導致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等大幅下降。因為大腦就像一臺機器,越用會越靈活,如果長期不用,是會生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