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一種對理清思路特別有用的工具,所以,當你在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時,不妨試一下。當然,在用思維導圖理清思路前,建議先用思維導圖把自己的需要和欲求、優先要考慮的事情和受到的約束理出來,再根據所涉及的,已經看得很清楚的問題來作決定,在你獲得了思維導圖規則的全面知識以后,可以根據下述五種方法來提高決策能力。
1、過程中產生法。在許多情況下,在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產生一個解決辦法,當大腦看到收集到的全部數據后,突然就冒出一個,“啊哈,我想到了!”一下子就為這個決策過程畫上了句號。
2、數字加減法。如果思維導圖畫完了辦法還沒有想清楚,就應該使用數字加減法。所謂數字加減法,是指給思維導圖各邊的每個關鍵詞都編一個號碼,按重要程度從“1”一直編到“100”個詞被編好號碼后,把“分值”加起來,先把“行”那一邊加起來然后再把“不行”那一邊加起來。得分最高的一邊“獲勝”。
3、直覺/超邏輯法。如果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都沒有得出一個決定,還可以根據直覺或者“內心感覺”的辦法來確定。直覺是一種遭受了不少詆毀的精神力量,大腦用超邏輯來考慮其廣大無邊的數據庫(由幾十億從以前的經歷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元素構成),用以作出決定。
大腦可以在一瞬間完成最為復雜的數學運算,可以涉及幾百億的排列組合,用以得出一個在數學上極為精確的可能成功的估計,而這點可能被下意識地按下述方法表現出來。把你以前生活當中幾乎無限的數據庫考慮進去,再把你提交給我的幾十億條數據在目前這個決策過程中加以整合,目前對你的成功概率的估計為83.7862%。
這個龐大運算的結果被注冊在大腦里轉換成生物反應,被解釋成簡單的“內心感覺”。在哈佛商學院進行的研究顯示,美國和多國組織的經理和總裁們認為,他們成功原因的80%歸功于直覺或者“內心感覺”。思維導圖對于這類超級思維特別有用,因為它給大腦更廣泛的信息,其計算也是以此為基礎的
4、沉思法第四個個方法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讓大腦靜靜地產生一個想法出來。換句話說完成了決策思維導圖后,你可以讓
大腦放松下來。大腦往往在休息或者孤獨之時達到和諧狀態并把接收到的大量數據加以處理和整合。
也正是在這樣一些時候,我們往往才作出最為重要和準確的一些決定,因為放松會把大腦未用部分的巨大能量釋放出來—即我們大腦99%未用部分的能量釋放出來,包括經常被稱做“下意識”的那部分能量。
這個方法可以通過實際經驗加以論證。例如,很多人報告說突然起某個東西在什么地方,突然有了創造性的想法,或者突然意識到他們需要作出一個特別的決定。可能是躺在浴盆里的時候,可能是在剃須時,開車時,遠距離長跑時,躺在床上時做白日夢時,在花園里剪草修花時,坐在海灘上時,在鄉間散步時,或者在任何一種安詳、閑適和孤獨的情境中。
建議你使用這種方法,因為,只有在這種情形之下你的大腦才會達到和諧狀態,從而作出整合,結果就導致最有意義的和準確的決定
5、扔硬幣法。畫好思維導圖以后,如果上述幾種辦法都不能產生一個決定,出現“行”和“不行”相等的情況。這時,兩個選擇都可令人滿意,不妨扔硬幣以決策(這是二分法的最終辦法),一面代表“行”、一面代表“不行。
扔硬幣的時候,必須要仔細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因為你可能已經一個好選擇。你可能會覺得,選擇兩者雖然都是一樣的,可自己腦可能已經有了自己超邏輯的決定。如果硬幣扔下來后,你的第一個感覺是失望或者一陣輕松感,那就顯示出你的真實感覺了,因而你就可以自行決定了。
如果上述幾種辦法還不能讓你作出決定,你會感覺到像一個鐘擺樣在兩邊擺來擺去。這時候,大腦實際上是在慢慢地發生微妙的轉變,從二分法向三分法選擇靠近。這個決定不再簡單的是“行”和“不行”,而是行/不行/繼續考慮選擇。第三個選項不僅不容易得出結果,而且時間越長越不利于作出決定,最終你又選擇了繼續考慮因為你把思維的動力引到了這個方向。
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不作出第三項選擇!換句話說,一旦發現自己開始考慮這個無限螺旋的龍卷風時,就應該立即作出一個“行”或“不行”的選擇(第一個或第二個選擇)。這個基本方法的原則就是,作出一個決定然后再修正它,這比完全陷于癱瘓狀態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