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一書告訴我們:大多數人做決策的時候都不夠理性,因此會犯下各種錯誤。在做思考和一些重要決策的時候,要進行理性分析,不能依靠感性或直覺。要想作出一個好的決策,關鍵是要去發現生活中哪些環節會讓我們不理性,然后采取適當策略避免。
但在真實的現實環境當中,人們是很難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的。下面我就以加里·克萊因《如何作出正確決策》一書為基礎,和大家簡單的講講:在真實的現實環境當中,直覺靠不靠譜,以及人們是如何依靠直覺來處理問題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一個理性分析判斷的
思維模式是怎樣的。首先要明確目標是什么,然后思考這個目標可能有哪些解決方案,比較每個方案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相互對比,接著從不同的方案當中選擇一個優勢最明顯、劣勢最少的方案進行執行。
這樣的理性分析判斷確實很棒,但真實的決策環境中,時間通常很有限、會面對很多壓力,獲得的信息通常也是不充足或者錯誤的,甚至連目標都不明確。所以現實中的人們,雖然知道理性分析思考更好,但多數時候并不能做到理性。通常是依靠直覺,同時借助模擬演練來進行思考和做決策。也就是通過直覺來產生解決方案,然后通過在心理模擬來驗證這個方案是否可行。
比如消防員在救火的時候,就很難采用理性決策的思維模式,列出好幾個方案,然后分析每個方案的優缺點,最終選擇一個最優方案。而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依靠直覺,快速想出一個解決方案,然后在腦海里進行快速模擬演練,如果覺得可行,就立即做出判斷和決策。
再比如你上臺做演講或報告,上臺前你會做很多準備和思考,但如果在臺上發生你意料之外的情況,比如觀眾突然發笑、打斷你、或者起身離開,這個時候理性思考通常就會失效,你根本就沒有
時間和精力去做理性分析,只能依靠直覺來做出判斷和決策。
所以說,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依靠直覺來處理問題的,并不是理性分析。
所謂直覺,它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天生的、不可言說的感覺。作者克萊因認為,直覺就是人們憑借經驗,敏銳地發現環境變化中的一些關鍵模式,從而產生了直覺,只是這些模式的總結是在
潛意識中出現的,所以我們會覺得不可言說。
多數情況下的直覺,通常是由你的知識、見識、經驗構成的。所以直覺也并非不可靠,真正的直覺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智慧的結晶,只是有一個適用范圍的問題。也說明直覺判斷并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而是在后天訓練出來的能力。
我們通常認為專家是靠理性的分析來解決問題,而新手是憑感覺來處理問題。其實不然,專家很多時候也是依靠感覺、直覺來解決問題的。區別在于專家的感覺通常比新手的感覺更準確。因為專家有更豐富的經驗、知識和見識,專家能憑感覺一眼就能看到問題的關鍵。新手則不行,因為他們的腦海里沒有足夠的背景資料支撐他根據情況快速做出最優反應。
比如國際象棋大師的比賽,象棋大師們并不會對每一步棋都苦思冥想,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落子都是依賴直覺迅速作出判斷,而直覺的根據,就是大腦經歷過的數萬張棋譜、或者說數萬次的對弈,從而迅速判斷局勢。
當然了,直覺和心理模擬并不是完美無缺、沒有問題的,只是這種方式對專家而言是正確率和效率都比較高的方式。
越是經驗豐富的專家、識別能力強的專家、應對過各種不同情況的專家,越能高效正確地作出判斷。這也是為什么新手的直覺沒有專家的直覺靠譜的原因所在。因為新手的腦海里沒有足夠多的知識、案例、經驗、典型情況的處理策略等等,所以他們很難產生較為準確的直覺,很難進行有效的心理模擬。
由此可見,如果想要提升我們的思維反應力和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就要鍛煉我們的直覺能力和心理模擬能力。具體方法就是要讓自己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作判斷。換句話來說,就是要多讀書學習、并進行大量實踐運用;多尋找機會,去嘗試處理問題,總經經驗和教訓。
好了,以上就是我速讀《如何作出正確決策》一書做的部分內容梳理。掌握速讀記憶,倍增學習效率,如果你也想擁有一小時讀完一本書并記住要點的能力,就快去試試吧!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