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特視幅擴展訓練中有一個訓練環節是
舒爾特表訓練,做了多次這項訓練,我卻想到了
記憶法。
記得有學友提過,只有記憶法學得好,才能做得好舒爾特表。我卻是做了舒爾特表,才更深地體會了記憶法。
我曾想一個問題:為什么文字舒爾特表比數字舒爾特表難做?后來,我找到了答案:
1.數有約定俗成的順序,但是文字沒有。
數的順序的約定俗成。1、2、3、4、5、6、7、8、9……這些數字的大小順序是固定的,就像我們知道把1--50按小大依次排列,一定是1、2、3……48、49、50。而軟件數字舒爾特表的要求就是從小到大單擊,等于
直接告訴了我們排列的規則,只要眼力到就可以了;但是文字是沒有的,句子的組成可以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的規律,只能按照原句一個個字查找。
2.很多數之間具有極高的相似性,但是文字的相似率極低。
數的相似性。數是無窮多的,想要一個個數下去可以到9999999,甚至更大,但是無論數有多大,數字只有10個:1、2、3、4、5、6、7、8、9、0。所以,在尋找數字舒爾特表里的數時,如12/13/14/15這樣十位上數字一樣的數,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漢字很少有這樣的相似性,頂多是兩個字中有相同的部首,如“火”和“燦”。但是這樣的相似性對于一個由不同的字詞按照不同的表意目的組成的句子來說,基本上沒有什么用。
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想到了快速記憶。
無論是數字還是漢字,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記憶的過程都會很折磨。所以,人們開始研究記憶法,針對不同種類的記憶內容,研究總結不同的記憶方法。
快速記憶常常面臨兩個難題:抽象和無序。
抽象使得要記憶的內容沒有實體的形態,所以沒有獨立而鮮明的標志去記住它;
無序,也或者說是沒有邏輯,沒有思路,如同散落在地上的眾多米粒,依靠一粒粒地揀,耗時又耗力。
抽象與無序相加,又有了第三個問題:雜亂,沒有順序的大量抽象內容疊加,讓記憶如同一團亂麻。
為了解決這三個難題,記憶法研究者分別提出了形象法、順序法和邏輯法。
用形象法為每一個抽象的材料賦予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形象,用獨屬于每一段
記憶材料的形象作為記憶文字材料的標志;
順序法,如賦予數量與排序,讓原本無序的東西有序,便于賦予邏輯;
邏輯法,算是順序的高階,用非數字排序的方式為文字材料分門別類,劃定歸屬,再加上排序的配合,讓文字材料從此擁有層次,便于根據彼此之間的關聯選用合適的記憶方法。
而舒爾特表訓練中便擁有眾多的記憶法則:
比如,數字舒爾特表里的數,根據相似性篩選出在同位上擁有相同數字的數,等于減輕了預計的總記憶量,這也啟示著我們,在記憶文字材料時,可以根據相似性給文字材料分類;
比如,文字舒爾特表,因為沒有有用的相似性,也沒有順序,所有文字散列在整個表中難以記憶,而若是將其連在一起,那也不過就是一句話而已,這是對雜亂材料的邏輯化處理;
比如,數字舒爾特表中的數擁有天生的排序,而且這種從1——100的順序人人都可掌握。所以,
數字編碼記憶法依仗的,有想象出來的形象,但更有數的約定俗成的排序。
舒爾特表因為本身體現出的邏輯性并不深(無需經過太多記憶法則的處理),但從舒爾特表里卻可以窺出記憶法的一些應用規律。這讓我更深地體會到,其實速讀和記憶,雖然表面上各管一塊兒,但在本質上,它們還是擁有眾多互通之處的。做個善于探索的有心人,在速讀記憶訓練的空檔里多思考、多總結,就會從中發現很多很多。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王夏坤

【免費快速閱讀記憶訓練軟件體驗:(點此進入精英特快速閱讀訓練軟件官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