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我們,深切感受到知識、能力等因素對一個孩子未來的重要性。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我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履行著監督教育孩子的責任,在孩子成才的過程中,即使聲嘶力竭、精疲力盡也毫無怨言。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
為了能上好的學校,有條件的家庭不惜花巨資讓孩子借讀;為了孩子能夠進步,我們花費再多的補課費也沒關系;為了孩子能夠遵守紀律,不出岔子,有的父母丟下工作陪讀。但不得不遺憾地說,大部分父母都在竭盡全力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條件,花費了不少錢財和精力后卻收效不理想。從感情的角度講,父母為孩子做的一切情深意切;但理智的分析,卻有盲目的傾向或者說沒有抓住關鍵。
教育是有其內在規律的,遵守這個規律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專家分析,目前的高考試題記憶部分占到80%以上,而且分析能力部分大多與記憶密不可分,而在挖掘孩子記憶潛力上老師做了多少,家長有沒有努力過?我覺得這是應該引起重視和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據現代腦科學研究成果,一般人腦開發程度最多達到5%,而且注重的是左腦的開發。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和文字性資料的記憶,記憶時間相對較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和圖片、
圖像記憶,記得深刻而持久。右腦這個記憶的寶藏沒有被大多數人重視,更沒有被有效開發。大量的實踐證明,記憶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甚至能提高3倍、5倍、10倍,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在看最強大腦的時候,很難相信一些相似的圖案、形狀在那么短的時間內能夠記得準確無誤,但事實是他們挑戰成功了,我個人認為那應該是
右腦開發成功的案例。
前年,上大三的兒子打電話說想學習快速閱讀記憶,我問多錢,他說大概需要2000元,我答應了,再沒過問。去年春節,孩子快畢業了,我很擔心他的就業問題,問他畢業后啥打算,他說想考研,這很出乎意料,我笑著說“行”。因為根據平時對兒子的了解,在上大學期間他不但掛過科,平常對學習興趣也不大,當然孩子要求進步自己必須無條件支持。
兒子看出了我的不信任,很不高興地說我門縫看人,沒想到他還真考上了。后來他告訴我,他在網上學的那個
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起了作用,快速閱讀和快速記憶的相輔相成,讓他在速讀速記上收獲不小,不然按照平時的學習成績他根本別想考研。
事后,他說他很后悔,如果早點學習快速閱讀記憶,他也不至于連重點大學都考不上。
兒子的事情讓我感觸很深,我通過圖書和網絡查找人腦科學、心理學等有關資料,對經過一定時間練習提高閱讀速度和記憶力深信不疑,對我們長期以來堅持的課堂填鴨式教學方式產生疑惑。從學校教育方面講,聽說快速閱讀已經列入教育改革規劃,但推動實施方面進展不快,起碼從正規媒體上聽到的很少。我想學校教師在讓學生做大量習題鞏固所學知識的時候,能否也試一試快速閱讀和快速記憶,把人腦科學的新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相信會取得不錯的效果。從家長的角度講,應該敢于和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在小學高年級或者初中階段,利用學習任務不太緊的這段時期,花費不多的資金和精力,讓孩子掌握速讀記憶的訣竅,比到了孩子畢業階段陪讀和專門看管要好多少倍!
愛因斯坦說:“成功=艱苦勞動+科學的方法+不說空話”。對照教育現狀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大體來說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得愁苦,家長叫苦連天。但反思我們所做的一切,在讓孩子掌握科學的
速讀記憶方法上,可以概括為重視程度不夠,下的功夫不夠,取得的效果不夠。中央提出創新的發展思路,教育關乎孩子的未來、國家的未來和家庭的未來,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更應該把創新用到孩子教育和管教中,抓住孩子學習能力發揮關鍵作用的“速讀記憶”這個關鍵環節,大膽試一試,闖一闖,共同挖掘孩子大腦“這塊寶藏”。
作者:巴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