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前周寫過一篇關于我自己的
快速閱讀的閱讀史的文章。現在再寫這篇文章是結合我自己的學習經歷,說說孩子的閱讀能力對學習態度的影響。
我曾兼職帶過一個初中小孩的語文課程,因為她的閱讀能力不盡如人意,這不僅直接影響了她的語文成績,還使得她在政治、歷史等文科學習中有較大的阻礙,甚至在會影響數學等理科考試中的題意提取。我問她為什么不喜歡閱讀,她張口就一句:“讀不懂啊,慢慢得就不喜歡閱讀了。”
我想,雖然素質教育已經行了很多年,但是其實填鴨式的教育影響依然存在并且不容小窺,在快節奏的學習環境下,孩子們已經變得浮躁,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地閱讀,特別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或是閱讀能力本身比較差的孩子,即使是勉強為了分數讀了,也往往沒有透徹的理解,看書時心猿意馬,書本內容過眼即忘對此我們與其一味地責備批評,不如引導他進行閱讀能力訓練,教給他一種最好的閱讀模式,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率,享受閱讀,最后漸入佳境地愛上閱讀。
就像我自己的學習經歷,我原來的閱讀能力也不算好,所幸的是我一直是個懂得堅持的人,雖然感覺比較吃力,但本著笨鳥先飛的笨方法,我還是順利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后來在大學里,但在大學學習中,問題還是存在,并更加突出,因為在大學里的學習方式,又因為我讀的是師范類的中文專業,需要廣博的知識,需要更強的閱讀學習能力,這時我原來就已經很捉襟見肘的閱讀能力就完全不夠用了。所以我開始尋找新的閱讀方法來突破,后來終于如愿找到了快速閱讀的方法。
看到了這個孩子的情況,我好像看到了當初的自己,所以據我自己的經驗及專業知識,慢慢地引導她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幫助她提高閱讀能力。
首先,我從最簡單的開始,從她的興趣入手。她很喜歡海洋動物,她父母都是上班族,平時我和他父母交流中也了解到,平時也買她喜歡的關于海豚或是其它的書,但她就是三分鐘熱度,沒半天書就扔不知哪兒去了。這次,我和她一起去海洋館看鯊魚,看海豚表演,然后去書店書買海洋動物相關的科普書籍和故事書,在路上,我嘗試給她特別布置了閱讀作業,讓她了解深海中的魚的眼睛有什么特別之處,這和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么關系?然后明天我們來討論這些問題。在前面一系列的引導下,她對這次買回來的書,因為她輕松的心態,并不像對課本一樣有壓力,又因為興趣,所以這次她對這幾本書的閱讀非常順利,第二天再去給她補課,她給我開了門,還是一臉的興奮,歡快地和我講昨天在館里看到的和她在書中的有趣發現,她昨天不僅僅看了之前所提出的問題相關章節,還看了和章節相關的其它內容,遠遠超出了昨天的計劃。沒幾個星期,這幾本書就被“消滅”了,然后,我又讓她找出之前買了相關書,這些“蒙塵”的書籍無一例外,都被“全殲”,再后來,幾乎每月都要去一趟書城買書,進展很順利。
我想,可能是她父母平時和孩子相處時的模式不像我和她相處一樣,我們之間除了師生外,其實更接近平輩的感覺,交流比較多,并給孩子樹立一定的目標,讓她帶著一定目的去閱讀,這樣,排除了孩子買到書想著:反正書本已經買來了,雖然我喜歡,但是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不急的……等類似心理,然后書籍就被束之高閣了。并且在引導過程中,她每讀完一本書,或是一個章節,我就讓她寫一些讀后感,字數不限制,幾十個字甚至幾個字也好,然后幫她裝訂成冊。她對這本薄薄的冊子愛不釋手,擺放在床頭。
就這樣,我給她補習了大概大概半年多,從最開始的時候的興趣引導,再慢慢地嘗試給他快速閱讀的概念,比如找關鍵詞句等基本的快速閱讀能力。在最后的時候,已經能自己去找書閱讀,然后寫讀后感了。而對上課文,也不會像起初那么昏昏欲睡,因為對關鍵詞的把握能力的提升,對課文及試卷上的段落分析能力也讓人刮目相看,寫作表達能力,也因為堅持寫讀后感,有了很大的進步。除了語文,其他科目成績也有提升,她與父母的交流更加頻繁,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更加自信。我想這是閱讀能力的提升,由閱讀帶來的自信,是她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改變的欣喜,現在,語文的補習已經結束了,我建議她父母可以停止補習了,因為她的成績雖然算不上最好,但按現在的學習態度,已經不需要補習語文了。
我覺得讀書就像身體健康,并不是有病就治,治好了就叫健康,就像學習中哪一科成績不佳就硬補,真正的健康是要規律作息,知道鍛煉身體,加強身體的自我免疫系統,就像學習中讓孩子養成自發學習的習慣,自身萌發學習的渴望。另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朋友們可以不那么嚴厲,而是試著和孩子一起成長,比如想提高孩子的
閱讀能力的話可以一起看她最喜歡的故事書,然后多進行交流溝通,多進行引導,而不是買給孩子大堆的書給孩子,自己卻去打麻將。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