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速讀高人的第三狠招是:量化
終于,我要寫最后這一招了。看到這篇文章的小伙伴記得找到組織:
成為速讀高手的3大狠招(一)和
成為速讀高手的3大狠招(二)一同閱讀,才可以變成高手喲。術業有專攻,最近我的“專攻”可謂真的是快速閱讀了:非但在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里“泡”了那么久,另外還快速閱讀了不少書,所以才會有那么洋洋灑灑的分享。
接下來我來說重點,要成為速讀高人的第三狠招是:量化。
量化是什么?小姑娘我的理解就是:把看不到的東西變成看得到的來衡量,也就是無形變有形。那在快速閱讀里有什么需要量化嗎?有,就是行動。看到這兩個字,你們是不是以為我要準備灌雞湯了?不!我不愛喝雞湯,我愛用自己行動摸索出來的干貨。
在提高速讀能力的過程中,關于行動,我經歷了很多個過程:拖延、沒動力、
無法堅持、無法專注、無效練習等等,現在總結起來貌似它們都是消極的。
多次反復“消極”之后,我就產生一種質疑:為什么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類似于游戲一樣的模式,而游戲可以讓我們激昂不而,但精英特的練習卻讓人“消極”?于是把體驗對比一下,發現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游戲對行動進行量化的數值很直觀,但速讀軟件并沒有。
我們對于自己平時進行的速讀練習(這里稱它為“行動”)的感知是一種“意識”上的,就是自我感受是做了,但事實上做得怎樣,又收效得如何,我們沒有一個直接性的數據來衡量。
當然軟件中有部分模塊是有數據記錄的,但由于它是獨立分模塊進行記錄的,而且并沒有匯總,所以就導致我會產生為何我都那么努力了,卻依然沒成效的錯覺。尤其是對于技能類學習,它是一種低收益長半衰期的行動,因為歷經時間長,久而久之,這種“行動”最后就會迷失在“低收益”的麻木中。
所以,在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練習的時候,要把練習的時間量化成可見的標記,例如1小時顆星。因為我的練習比較規律(我的第一狠招就是要規律,所以其實所有的招數都是相輔相成的。)一周5晚,每晚1小時,因此記錄這個很簡單,我還會在集齊5顆星的時候給自己賞一份甜品,來點小獎勵,讓自己在感觀上體驗“成就結果”。
這是在練習軟件時的量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量化是:快速閱讀效果的量化。
曾經我向一個朋友提到,我的閱讀速度因為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之后提高了很多,她反問我那是有多快?我一下子有點反應不過來,我是可以告訴她我已經1400字/分鐘了,但貌似這樣的回答還是很抽像,因為沒有人看書會具體數字數的。事后回想,我覺得她這問題問得太好了,的確,我知道自己的速度變快了,但我真的只是知道感覺,卻沒有具體數字說明這一點。
于是,從那天起,我把讀一本書的時間量化記錄,以一個蕃茄鐘為一格,那通過這種形式的記錄,就直接把我的速讀效果量化成可見的記錄表了。(見上圖)
很奇怪的是,自從有了這張圖,我不但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的動力大了,對平時的快速閱讀也積極了不少,可能是因為強逼癥的問題想盡快填滿記錄表吧,但可以說效果是起到作用了。
到此為止,讓你成為快速閱讀高手的3大狠招,我就介紹完畢了,它是我這些日子經歷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練習過程后的概括。想學一門技術,說實在,有的時候還真的需要對自己狠一點,畢竟你不逼你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穎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