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腦直映這個詞,還是我參加精英特學習后才知道的,什么是眼腦直映、如何在快速閱讀中實現眼腦直映的效果、尤其是怎樣對抽象的文字進行眼腦直映、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我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對抽象文字進行眼腦直映的一些看法。
有畫面的文字:1個畫面=N個文字
前段時間看了兩幅藝術作品,一幅是書法——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全文,一幅是書畫,畫的是一幅壯闊的山河雪景圖,畫面上方空白處書《沁園春∙雪》全文。從藝術價值來看,書法和書畫不好比較,但從直觀性上說,山河雪景圖幾乎直接展現出了《沁園春∙雪》的氣勢磅礴的畫面。
通過這個簡單的事情,我忽然覺得理想的“眼腦直映”就是能夠將文字“讀”出畫面,又能從畫面“品”出最精確的文意。
當然,詩詞、小說等有故事元素的文體做到這一點不是很難,大家感興趣的話不妨結合自己學習詩詞、閱讀小說時的經歷來驗證這一點,但在本篇中我著重想說的是另一種沒有直觀畫面的純抽象文字,如規章制度、說明定理等。
純抽象文字:文字——情境
作為形象類文字代表的詩詞和小說滿足了人們欣賞和娛樂的需求。而純粹的抽象類文字如說明、規范、知識大全等的社科和專業范疇的定理等,其實也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輔助:
眾多的行為規范、制度法條是為了讓所有的人能享受平安舒適的生活;復雜難解的數學定理、物理定律是為了讓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更加進步;密密麻麻的知識百科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適應和改造這個社會,也在社會中更好地發展自己……
所以,世間一切文字,不過情境:
大凡是存在的
抽象文字,都會有其對應的情境;如果我們為一篇抽象文字而頭疼,那大概是我們并沒有讓自己的眼睛和心靈進入到這篇文章的情境里來。
純抽象文字的眼腦直映實現方式,可以是把所閱讀的文字放在文字所適用的情境下去理解和解讀,用在腦海中展現適用情境的畫面,來代替對文章字面意義的理解整合:當我們要給“英雄”這個詞下定義,不需要太多的辭藻修飾,就用一個耳熟能詳的英雄的形象特寫就可以代替繁瑣的文字了。
當我們想要盡快理解一個法條,就按照法條的闡述去想象適用該法條的案件。
當我們要理解出臺的規章制度、要執行的文件規定,就去想象當違反這些規章制度和規定時會發生的負面狀況,也就能夠理解它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幫助
理解和記憶重點信息。
同理,課堂里的定理常識、書本里的知識講解,只要想象這些抽象內容運用的實際情境,就能夠加快對這些內容的理解而不會囿于抽象艱澀的表面文字,對一些一字之差造成的天壤地別也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當然,從理論上出發,但凡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抽象文字都有其產生的實際情境,但受到我們個人知識結構和生活經驗的限制,對不同類別抽象知識的情境轉化會有不同,就像我們看一般的通俗生活常識和看專業領域的知識,看中國的知識介紹和看國外的知識介紹,看初級的定理公式和看更高層次的定律一樣,能與我們的已有知識經驗結合的內容更易轉化為形象的情境。
所以,這里我所提出的針對純抽象文字的“文字——情境”速讀只是提供一種速讀這類文章的思路,實際速讀情境下的實踐運用效果,會因大家的具體情況而有不同。
總之,眼腦直映的境界我們無法達到,但我們可以用自己能夠嘗試和接受的方式去接近,去努力,路,總是一步步向前走的,邁了第一步,自然便會有邁出第二步的一天。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