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特速讀訓練中有一個不易被重視,卻藏著快速閱讀“大動脈”的訓練——無聲訓練,包括
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訓練。這兩個訓練雖然都不計入速讀訓練的成績,更不作為升降級的標準,卻貫穿實際快速閱讀的始終,對日常的速讀實踐至關重要。
之所以把它們放在一起統稱“無聲訓練”,是因為它們都是形象和抽象思維考察并存的思考訓練,并且它們最直觀地展現了快速閱讀的全過程。
無聲看圖
無聲看圖有點類似畫面版的看圖作文,以所給圖片中的信息為立足點,
想象一個完整的以動態畫面形式展現的情節(如動畫片、電影、電視劇片段等)。這個情節可以像想象作文一樣荒誕離奇,也可以像推理故事一樣邏輯嚴密。但前提是:必須細心觀察圖片中的關鍵信息,以信息為起點,發散想象。
即:
1.按照主次順序觀察圖片,提取關鍵信息——形象畫面轉化為抽象信息;
2.根據抽象信息發散想象,整合成情節的邏輯架構——抽象信息整合想象成情節架構;
3.將完整的情節架構以動態畫面的形式在大腦中推進——抽象邏輯的形象展現。
所謂情節架構即如同我們看過的小說的架構:人物、時間、事件、起因、經過、高潮、結果……所以,無聲看圖是一個從觀察畫面、提取信息、想象情節、抽象邏輯到形象展現的過程。
無聲思考
無聲思考與軟件1.66版本的奇像順序記憶法的思考過程是相似的,實質是把抽象的信息(即字詞)轉化為鮮明形象生動的畫面,加速理解抽象信息。關于二者的異同,我在《無聲思考與奇像順序記憶法有關系嗎?》里有詳細介紹過。在這里只強調一點:無聲思考訓練關注的是抽象的文字信息用主觀想象形成形象畫面的過程,奇像順序記憶法關注的是記憶抽象文字信息的結果,前者是后者的原理,后者通過前者實現。
無聲思考與無聲看圖的思考過程有些相反,無聲看圖必須有一個基本完整的邏輯架構(再荒誕的情節也有合理的邏輯),無聲思考則強調把抽象信息形象化,并通過想象高度融合在一個畫面中。
即:
1.用想象形成每個獨立字詞的獨立形象——零碎抽象信息形象化;
2.思考形象在畫面中的融合方式——形象的意義融合:
①形象拼搭:把幾個形象簡單拼在一個畫面中,融入感較低;
②邏輯組合:把幾個形象想象整合成有整體意義的畫面。
通常,這兩種方式是同時伴隨的,既要像P圖一樣把獨立的形象拼入一個畫面,又要通過語意邏輯讓這些形象合情合理地整合一張圖中,這樣得到的圖像就是一張有整體語意的畫面。
如圖,這是我自己P的圖,現實訓練時自然不必P圖,但是腦子里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幅畫面,最好是動態的:云在動,水在動,花朵在搖曳,蟋蟀在來回蹦噠,思考是不是要跳上玫瑰花。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既然是發揮想象,不是應該越荒誕、越離奇越好嗎?為什么一定要有語意呢?
但是在我看來,很多奇幻大片的想象很荒誕,也很離奇,正是如此,才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但這種荒誕和離奇是世界觀架構上的荒誕離奇(神魔鬼怪),而不是邏輯上的荒誕(如一些國產電影劇情邏輯混亂,被網友評爛片)。所以,想象可以離奇,可以荒誕,但邏輯必須是易于理解并接受的,這樣的想象才能快速形成畫面。
無聲訓練對快速閱讀實戰的意義
如圖:
畫面與文字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畫面沒有大量的堆積文字,無法音讀;但它卻又是一張天然的高密度信息圖,可以將堆積的抽象文字信息通過形象的畫面直觀表達,使閱讀者對畫面所要表達的抽象語意一目了然,而且,這種語意的接收是通過對圖像的層層觀察與分析得出的,也就使畫面所表達的語意比長篇的文字更有層次和條理,中心思想輕松領會。
而無聲看圖與無聲思考就是以形象和抽象思維,將一個或幾個零散的片段整合為完整的表意整體的訓練,它們與我們日常閱讀中的通讀全文以整體理解和把握文章思想的閱讀過程是高度一致的,與快速閱讀的實現方式也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我把它們稱為是快速閱讀的“大動脈”。
綜上,要讓我們的日常實際閱讀真正變成快速閱讀,不僅要在計入成績的各項訓練中提高真功夫,更要注重養成快速閱讀的
無聲閱讀習慣,時刻把握實踐速讀過程的脈絡,讓
眼腦直映所需要的各項能力內化于我們的大腦中,幫助我們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進步!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 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