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
快速閱讀訓練中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把一步步把速讀技巧真正用到實際閱讀中呢?簡單地說就是“由易到難”。
一、實際閱讀前的準備:
集中注意力。寧可進行注意力集中的二十分鐘閱讀,也不進行心猿意馬的二個小時閱讀。
作者本人一般在中午抽半小時進行軟件練習,晚飯后再練習一段時間的軟件,緊接著做實際的閱讀。古人在閱讀前焚香靜心,本人暫時沒有達到這種水平,在練習前收拾心緒,做一些簡單的整理,如幫家人洗洗碗,或整理書桌、澆澆花草什么的,也是放松大腦、自我調節的過程,這些動作會給大腦一個信號——“準備,主人要開始看書學習了”。
并且我通常早起半小時進行閱讀,一般都是閱讀一些喜歡的紙質書籍,本人住得近,不坐公車什么的,如果坐公車或是時間緊的朋友可以嘗試在公車或地鐵用手機等閱讀,不過要保護好手機,小心扒手。言歸正傳,之所以建議在早晨進行一次閱讀,是因為經過了一夜的休息,大腦狀態比較輕松,容易攝取知識,并且剛從平靜的休眠狀態出來,心緒較為平和,干擾比較小,所以大多數人在早晨注意力比較集中。而且,以輕松閱讀開始的新的一天,是不是令人很期待呢?當然,在閱讀時,要用軟件上學到的方法,盡量放大視幅等等一系列技巧來練習。
二、實際閱讀中視幅:
開始閱讀的視幅不會太長,應配合軟件上的字段大小練習。視幅由易到難的過程是:
一組詞語或短語→一句話→一小段→一大段
軟件有強制的字數限制,但實際閱讀中沒有,這是造成實際閱讀中閱讀速度相對慢的原因之一,但這也可以是實際閱讀的一個優勢,如在實際閱讀中,你可以完整地看到一個意群,這樣便于你的理解,而軟件中,是“一刀切”的,意群會被切斷,影響你的理解記憶。
如“雷雨過后,街道被洗刷得干干凈凈,空氣中隱隱彌漫著一股面包店傳來的甜香”這句話,如果在實際閱讀中,我們很容易感受到這些意群“雷雨、街道干凈、面包香”,特別是在看第三句的時候,直接反映在腦海中的就是“面包香”這個概念,但如果是軟件切換的時候,也許它是這樣切:“雷雨過后,/街道被洗刷 /得干干凈凈/空氣中隱隱/彌漫著一股/面包店傳來/的甜香。”,直到倒數第切換,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才接觸到“面包店”這個關鍵詞,影響理解。
所以說,在軟件中是機械的視幅練習,以字數劃分的,而在實際閱讀中,是以意群來劃分的。并且你的視幅單位不是字,而是意群。
三、實際閱讀的素材:
如開始練習時可以用一張新聞報紙、一本普通的簡單的時評雜志或時尚雜志,一本簡單的小說開始練起。然后慢慢進階到如專業領域,專業領域又分為簡單,復雜。總之,就是從易到難,慢慢進階。
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我們還沒學會走路,那么去參加奧運會的跑步,那么結果可想而知,也會打擊了自信心。
另外就是,選擇的素材建議為一些為我們提供樂觀的正面能量的素材,這樣有助于我們保持較好的心情,提高
閱讀效率。特別是早晨部分的閱讀,這樣的素材可以讓人以輕松愉快的心態迎接新的一天。
總之,快速閱讀訓練中的實際閱讀就是需要遵循“由易到難”的理念,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練習,然后把
速讀技巧真正運用于實際閱讀中,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進而提高學習或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