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流行的一句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為什么自律就是自由的代名詞?但又為什么那么多人做不到自律?到底要如何才能打破行動力散漫,自制力低下的困擾?我想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深深地困擾著每一位想成功的人,想知道為什么的朋友不妨繼續往下看。
自律,其實是對自己時間、行為的約束,而這種約束是靠自己來完成,因此才叫“自律”,而非“他律”。而就是因為主體是自己,因此我們才難以做到很自覺,畢竟人對自己問題特別寬容的。自律,它是一種能力,當這種能力到達一定的程度,就代表著自己能對時間、行為做到管控,當這兩者都在你的掌握范圍內時,你就等于擁有了自我選擇、自我安排的能力,也意味著你自由了!
這是自律的好處,但雖然眾人都深知它的好,可人們卻很難去做到自律。而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于自身。影響我們難以做到的自律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書籍都會給出多種答案。而我,那發生在我身上的原因便是以下幾個。
過度自信
這里的自信,并非指對自我情感的自信,而是對自己體力、腦力的過度自信。早晨起床,精神飽滿地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把一天的行程都塞得滿滿的,信心滿懷地覺得自己只要對著清單執行,便是自律的最好見證。
哪知道,只是到了中午,原本應該利用午休時間來閱讀的計劃便硬生生地打臉——乏到不行的眼皮打瞌睡。
下午,原本計劃耗時30分鐘的文件一下子用了1小時才完成,后面的計劃被各個擱淺。這樣一天下來,我發現自己并沒有按計劃完成,于是我便開始懷疑自己,信心便一再打擊,為了逃避這種痛楚,我干脆便放棄行動。
這就是我自律失敗的過程。其實,自律對于人的身體而言,它就像手機里的續航。它也是會被不斷地消耗的,我們錯以為自己從早到晚都可以精神滿滿,這便是我們對自身過渡自信的表現。
對此,我們應該把重要的任務放在精神狀態最好的時候,當體力被消耗得差不多時,我們便不再強求自己自律。
總愛給自己找借口
我想這是許多人的通病,歸根到底,這些借口都可以總結為一個“今天很特別”。當我們的任務與誘惑擺在了面前時,我們總會為自己找一個說法,我們總會告訴自己:今天是特別的一天,特別到我們可以先放下任務,就是因為這樣的說法,因此我們的行動總是很容易受到阻擋,自律也就無法實現。
面對這種念頭的產生,我們應該轉變一個想法:今天雖然很特別,但我仍需要行把任務完成。當我們的想法轉變后,我們就無法逃避我們的行動,一切得按原計劃進行。
對自我的焦慮
我們努力,是因為想變得更好,但在變得更好的過程中,速度會比我們想像中慢。于是我們很容易產生
焦慮:我們會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會生效,我們為什么還像原地踏步一樣?這些焦慮是打擊信心,摧毀我們行動的源泉。
要記住那句話:不是因為能所以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所以能。對于我們的焦慮,要適當地釋放,告訴自己慢慢來便是快。
以上3種導致自律失敗的原因,是否也發生在你身上?快點找到應對方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我們可以不斷地通過對自己的行動進行總結從而進行改進,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吸引別人的經驗,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南陳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