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自律,想培養一個好習慣,首先讓我們看看大腦在養成習慣過程中的工作原理?!段⒘晳T》一書中,作者將大腦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認識意識與潛意識。意識如同船長,在駕駛臺上工作,他指揮船的方向,對機艙的操作員發布命令。船長是船的主人,他發布命令,操作員只能服從命令。即使是錯誤的指令船會觸礁也別無選擇。我們每次做選擇和權衡時,都需要用到意識大腦,由它來決定是否以同樣的方式行動。馬克吐溫曾說:“我這一生不曾工作過,我的幽默和偉大的著作都來自于求助潛意識心智無窮盡的寶藏?!?/div>
而潛意識具有無窮的力量,它隱藏在心靈深處,能夠創造魔術般的奇跡。我們每天不能早起跑步,是由于長期形成的偷懶、不跑步的習慣意識決定的。要想改變這一習慣,就得讓潛意識發揮作用,用不斷重復來改變以前的意識大腦,從而培養好的習慣。世界潛能大師博恩•崔西曾經說過:“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大三萬倍以上。”我們可以說,任何的潛能開發,任何的希望要實現,都是依靠你的潛意識。
我們剛學開車時,剛學會很緊張,別人跟我講話,我們都不敢搭理,眼睛死盯著前面??珊髞碥囬_熟了,跟誰聊天都無所謂,遇到緊急情況,馬上就會有本能反應。為什么會這樣,這種本能是誰在管呢?就是潛意識,車學熟了,變成了習慣,大腦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潛意識,我們就可以變得很輕松,依靠本能反應來駕駛。
要想成為成功的人,你首先必須在腦海里要有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大圖景。意思就是你必須要擁有夢想,這是全力投入的關鍵因素,因為內心有了夢想,苦惱、障礙和麻煩才會在你想象實現夢想或愿景時全都消失。想好確定了自己的夢想后,早上剛起床、晚上入睡前,花幾分鐘,用視覺化的練習想象你怎樣一步步通過努力、行動實現你的夢想的。
職業高爾夫球手杰克•尼克勞斯曾說:“每次擊球前,我的腦子里都要放“小電影”。我會“看見”這些場景:首先,我“看見”那個球落在我希望他落的地方——潔白、漂亮。落在綠色的草地上。然后,我“看見”球飛到了那里。我“看見”了他的軌跡甚至是著陸方式。第二個場景告訴我如何揮桿,將第一個場景變成現實。這些“自制電影”是我集中注意力的關鍵,也是我每次成功擊球的關鍵?!?/div>
實踐表明,心理預演可以創造心理目的地,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夢想可以實現這一想法。越是想象著你的夢想實現的樣子,你的狀態就越好。當你的潛意識已經重復不斷地想象你的夢想時,你就會改變,努力朝著你的夢想前進。當然,我們要注意,要讓自己的夢想日漸清晰、越來越具體。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要想象的越具體,實現內心想法的
效率就越高。
二、靠不斷地自我暗示
偉人之所以偉大,不是他人比我們聰明,而是因為別人放棄時,他卻在堅持。做好自我暗示,需要我們遵守以下三大規律:
自我暗示的第一定律:重復。經常重復一種思想會產生信念,進而變得堅信不疑。重復會使最難的事變得容易,使人的第六感覺敏銳,讓潛意識工作更精確。開水之所以能開是因為不斷重復加溫的結果。如果只燒到99度就停止加溫,那只是溫水而不是開水。每當你想要實現任何一個目標的時候,就不斷地重復地念著它。
假設你想要成功,就念我會成功,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假設你想賺錢,你就念我很有錢,我很有錢,我一定會很有錢;假設你想要讓自己的業績提升,就告訴自己,我的業績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提升,我的業績一定會不斷地提升;假設你想要存錢,就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很會存錢,我很會存錢,我很會存錢。
這樣子不斷地經由你反復地練習,反復地輸入,當你潛意識可以接受這樣子一個指令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樣一個想法,朝著你的目標前進,事到達成目標為止。而有些人試過之后,認為沒有效果,其實原因是因為他們重復的次數不夠多。
影響影響一個人潛意識最重要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不斷地重復,不斷地重復,再一次地重復,大量地重復,有時間隨時隨地不斷地確認你的目標,不斷地想著你的目標,這樣的話,你的目標終究會實現的。
重復暗示的積極作用可歸納為六個方面:
1.只有重復才能消化知識,使其化為行動。
2.重復會不斷提高人的能力,用同樣的能力可以完成更多同樣的工作。
3.重復讓我們的業務能力會不斷地改善,我們將越發感到安全可靠。
4.每次重復都會釋放能量,它會增強創造力。
5.增強敏感性,潛意識更加精確地工作,使你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6.不斷地重復一個信念會使人相信它,繼而堅信它會實現。
只有不斷重復的人,才能消除潛意識里的負面信念,才能最終獲得成功:你要成為一個習慣讀書的人,就天天重復地去拿起書本;你要成為一個會存錢的人,你就拿到工資堅持每次都轉入一個固定的賬號不去取錢;你要成為一個專業的運動員,除了重復訓練游泳別無它法,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自我暗示的第二規律:內模擬。當一個人的內心在想什么事時,他的表情會不由地模擬什么,這就是內模擬。比如當我們去看望病人,我們的內心并不輕松,會因為別人生了重病而擔心自己的健康。你看到漂亮的女孩,就想模仿她的衣著和表情等等,這都是內模擬的原因。
自我暗示的第三規律:替換。科學家研究發現,我們的潛意識只能在同一時間內主導一種感覺,用一個積極正面的思想反復地灌輸給大腦中的潛意識,原來的思想就會慢慢地衰弱、萎縮,新的思想就會占上風。
暗示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當孩子參加高考時,父母總是叮嚀:“千萬不要緊張”;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斥責他:“笨得不行”;當孩子挑食時,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訴說:“他不吃白菜”;當孩子尿床時,父母總是為他辯護:“他憋不住尿”;這些都能助長某些不良的傾向。重復暗示能引起孩子形成相應的心理定向,常常產生與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
許多的科學實驗結果證明,正面暗示能夠使我們成功,而負面的暗示則阻礙我們成功。一個聽著可以提高"自我評價"并且產生自信的話語成長起來的孩子,將會擁有美好的未來。相反,聽著“廢物”“笨蛋”“豬腦子”這些話長大的孩子,即為負面式暗示作用而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會被灌輸自卑感,他將容易陷入心靈的陰影,走向苦難、走向犯罪。
別人的暗示根本沒有你本人的想法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而你怎么想則完全在于你自己,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能力,要想成功就必須選擇正面的暗示,保持
積極的心態,讓你的潛意識習慣按你想成功的途徑去走,長期堅持不斷的重復讓你自己處于一個快樂的身心狀態,腦袋里像成功者一樣充滿了成功的信念,這樣行動的你會擁有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