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對于大多數人來講,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尤其是要考東部沿海城市的研究生,競爭激烈,壓分也非常厲害。而無論考哪個專業,英語都是重頭戲。滿分100分,一般的60--70分,低的可能在50分左右徘徊,高的則可能上70,甚至80。在分分必爭的競爭里,10--20分甚至30分的跨距,決定的就是半年到一年的努力有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報。專業課固然要拼,但英語往往更能考驗我們是否能“彎道超車”。而
閱讀理解又是考研英語的大項,總分40分。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讀題、審題和做題,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閱讀速度。
考研英語閱讀一篇單詞量在400--500詞。題型包括細節、猜詞、推斷、觀點、態度、主旨等,文章多取材于國外雜志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篇目,體裁多說明文和議論文。題目以考察邏輯分析、判斷和歸納概括為主。這就需要我們在限定時間內,既要讀懂題目和選項,又要能從文章中直接找出正確答案,或者根據文章中的諸條線索,通過準確的分析、判斷,歸納出答案。而這些又需要首先對原文有或全面、或深入地理解。
受四六級考試的影響,剛接觸考研閱讀的我,習慣按照“key
word”法解題,先讀題,再從文中找出題目所在的句子,根據句子及其前后句的語意推斷答案。卻發現做題的結果是五個錯三個,仔細看過后才發現,并非是自己對特定的文段理解錯誤,而是因為作者真正的觀點在下文,有的態度題則是需要對后幾個文段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到答案,就像做高中時的議論文閱讀一樣。
輔導班的考研老師說,考研英語閱讀與大學英語四六級閱讀的不同之處在于,考研英語著重考察邏輯分析與概括,難度也比四六級閱讀大。無論是說明文還是議論文,多數題點的設置往往比較縱深,不會只通過一兩句話或一兩個相鄰的段落就給出答案,那樣就太簡單,大家都能做對,沒有區分度了。考研英語作為能力的判別考試,就是要拉開不同層次考生的距離。要做對考研英語的閱讀,一定要加快閱讀速度通讀多個文段,最好是全文,從“欲抑先揚”、“欲揚先抑”中對作者的整體意圖有宏觀的把握,只以片面詞句做為題證,就會“以偏概全”,落入出題人的陷阱。
聽完老師的介紹,我如被一盆冷水灑下,如果有時間,誰不愿意把全文都讀完呢,只是考研英語3個小時,題量卻很大,每年到了交卷答題卡沒有涂完的人也是有的。專業的學姐說,可以在答完題、涂完卡,時間仍有余時,再重新閱讀那些在做題時沒有閱讀的文段。然而,我卻覺得這樣的“二次閱讀”會浪費了時間,考場的緊張氣氛也會讓人在做完題后就忘記了文章的內容,即使重看也未必能全身心集中注意力,況且,做完全部題目后,也未必就有時間重新閱讀了。
為了
提高閱讀速度,我專門私下問了考研班的老師,老師說如果愿意嘗試,可以試試精英特,精英特的速讀訓練可以在一段時間的科學練習中擴大人眼的視幅,加快眼球的移動速度,在同等的時間內閱讀更多的語句、達到一目兩行、三行甚至更多。還有專門的瞬時記憶訓練項目,可以增強對瞬時閱讀內容的速記能力,如果能每天練習1-2小時,堅持2個月甚至更多,可以對加快閱讀速度、減少閱讀時間起到很大幫助。老師還建議我直接把前幾年的考研閱讀真題文章整理成TXT,導入精英特軟件中,既訓練了閱讀速度,也熟悉了考研文章,一舉兩得。
我按照老師的建議,下載了精英特的試用版,先從深呼吸、自我放松到視幅擴大和移動速度的訓練,起初急于求成,眼睛會不舒服,按照軟件上的定時提示休息幾分鐘再繼續。在休息的時間里,看了下界面上的對閱讀速度慢的原因探究,造成閱讀速度慢的主要因素中,有關眼球運動的因素有三點:注視次數多、注視時間長與回視過多。要加快閱讀速度,就要避免逐詞地讀,避免在心中默念。同時,“閱”是方式,“理解”才是重點,只有在閱讀的同時理解信息的實質內容,并達到理解記憶,才能減少回視,減少時間浪費。
我最終在暑假里堅持了兩個月,每天礙于專業課、政治和單詞、閱讀的做題訓練,只用了1h在軟件上練習,剩下,就是在閱讀政治專業書和英語做題中實戰訓練了,當然,也有按時休息眼睛。暑假過去后,我的視幅能達到3行,但瞬時記憶還差了些,因為在看書時偏重了讀,暑假快結束的半個月才開始整理筆記開背,所以記憶的效果還差些。但對于做閱讀,還是有很大幫助了,掐了時間,暑假前做完所有閱讀,需要1h上下,暑假后,50min上下。
后來的后來,我如愿過了初試,但卡在了復試上。名校的復試,實在是很nue。雖說沒能圓了名校夢,但在精英特中學到的
速讀對我幫助不小,因為閱讀速度快了,同等時間,閱讀量大了,論文資料搜集也就不那么折磨了。總之,考試是一時的,能力是永久的。讀得多了,什么時候都是可以受益的。
(※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